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国际视野:靠发展反暴力求平等

2013年01月23日08:4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印度社会在觉醒

驻印度记者 廖政军

1月21日,印度首都新德里“黑公交”恶性强暴事件中5名成年嫌犯被正式移交专设“速审法庭”受审。去年12月16日晚,23岁的女大学生乔蒂·辛格·潘迪在新德里乘坐“黑公交”时遭轮奸及痛殴,并被抛弃在公路旁,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而去世。连日来,就在距离印度最高法院不远的新德里天文台公园里,几乎每天都能看见人们聚集于此,他们当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学生有白领,不少人还手举标语:“我们需要正义”,“尊重每一位妇女与女孩”,“呼唤毫无畏惧的自由”……他们纷纷要求严惩案件中的性侵罪犯,并呼吁通过完善立法,不断提高妇女地位,保障妇女安全。

全印度进步妇女联合会秘书长卡维塔·克里希南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受害女大学生的不幸遭遇引发社会共鸣,使得人们心中对于印度妇女安全及地位等问题积蓄已久的愤懑得以发泄。她语气坚定地说道:“这样一位不幸却又如此勇敢的女孩正在唤醒人们的良知!”

卡维塔说,受害女孩的经历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家境贫穷、正值青春、勤奋刻苦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即将成为一名理疗师。更打动人们的是女孩在被施暴过程中的无畏反抗,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她改变了人们以往对此类案件中女性永远不会抗争的看法,或者说,这正是女性对于反对性暴力的一种主体意识觉醒的萌芽。

近年来,印度妇女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受传统观念、社会意识及法律法规等因素影响,印度妇女权益地位有待提高,而且针对妇女暴力问题仍较为突出。印度新德里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兰贾娜·库马里认为,性侵案件的背后原因与印度重男轻女的传统文化、男性主导社会地位的公众意识,以及司法审判程序冗长缓慢等息息相关。

在保守的社会观念里,男性对女性实施性骚扰似乎是可被接受的事实。在宝莱坞电影中,通常极少出现拥吻的镜头,裸露更是被严令禁止,但强暴场景却屡屡可见,这反映出社会意识的倾向。此外,贫困和失业更是助长了针对女性暴力的案件发生。

兰贾娜还指出,印度针对此类案件的审判过程及结果都令人懊恼。数据显示,从2006至2011年,印度有报告的强奸案件增加了26%。仅2012年新德里就至少发生了700起,但最终只有一起案件的施暴者被定罪。但她表示,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受害女性及其家庭勇敢站出来,指控性侵罪犯,至少这是人们期望改变现实的开始。

尽管针对这起恶性事件的审判尚未出结果,但据一些常年报道此类案件的印度媒体人士称,案件只经过20天左右就完成取证和移交法庭审理,已经算得上是“奇迹”。以往类似案件至少都需要90天至一年的时间才能正式进入审讯过程,完成审判可能需要3至7年。

不少民众要求对强奸犯实施绞刑或化学阉割。对此,印度最高法院律师卡米尼·贾斯瓦尔持有不同意见。她认为,“对罪犯实施死刑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后果,譬如强奸犯可能会杀害受害者达到销毁证据的目的”。当务之急应是加快对性暴力有关法律条文的修正,包括明确印度法律中对强奸的定义,还应确保法律能给每一位公民带来正义,不论其社会地位的高低。

在日前举行的印度执政党国大党年度会议上,国大党主席索尼娅·甘地激动地表示,不幸遇难的女大学生令社会觉醒,政府将尽最大可能进行社会改革,切实保障妇女权利及安全。

改变或多或少已经开始。自去年底开始,新德里警方为每一个辖区增派两名巡逻警员,并增加辖区内女性警员的人数,专门负责性侵案件投诉处理。一些拖延很久的性侵案件重新进入审理程序,并不断加快。卡维塔坦言,政府及执法机关要从不断完善法律和加快司法审判等领域努力改变现状,整个社会公众意识也应当尽快改变。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杨丽娜(实习)、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