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足音跫然 余情缭绕——“足音”特辑·岁末重访文化大家

2012年12月20日08:3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林兆华

方寸鸣随意

幽花落自然

每次走进这个院子,时间就慢了下来。迎着细细的雪花,我再度来到首都剧场身后的北京人艺办公楼。

大楼三层北侧的这间屋子敞开着,主人不在,我这个客人径直走了进去。好鸟鸣随意,幽花落自然——书桌上的字帖被主人定格在心仪的字句;堆放着光碟和播放设备的另一张桌上,则来了“新朋友”:戏剧家彼得·布鲁克舞台剧的光盘。前不久,他的戏终于首次来到中国内地,实现了林兆华和他的约定:20年中,两人三次见面,林兆华三度邀约。最引人注意的,是桌上近三尺高的林兆华青铜雕像,雕像底座上刻着“中国小剧场戏剧开拓者”,旁边是北京人艺颁发的纪念奖杯。3个月前,戏剧界为此举办了一系列活动,林兆华正是这戏剧土地上耕耘不辍的垦荒者。奖杯旁,一张报纸被整齐地叠好:数月前刊有“足音”林兆华的人民日报,人物速写中,他低着头,眉头微锁,正是他在排练场的模样。

老先生此时正在隔壁——那间被他自己亲切地称作“狗窝”的小屋?敲敲门,撩开东北风情的花布帘,坐在书桌前的林兆华拢着一豆光,正翻看村上春树的《东京奇谭集》,手边散落着《浮士德博士》、《齐世英口述》,看到我,眼睛从老花镜上抬起,透出暖暖的笑意:“来了?”眼前这间六平方米的小屋,“气场”不小:过去数十年,许多奇思妙想诞生于此;虽已退休十多年,林兆华仍朝九晚五地奔这儿“上班”——读书、思考、准备要排的戏。

“布鲁克的戏卖不过搞笑的戏啊……”老先生忽然说了这么一句,打断了我的神游万仞。他曾经饱满的期待与此时的寂寞在这一瞬间跌落。“我又写了十几篇小文,你看看!”话题突转,林兆华又露出他顽童式的笑脸。挑剧本、写文章、排戏、办邀请展、送戏到欧洲,老先生让寂寞发酵成创作,在创作中获得逍遥的大自在。

(记者 徐馨)

尚长荣

铜锤人不老

梨园情依旧

一阵清脆的京胡和急促的锣鼓声里,只见后台“出将”的布帘一挑,闪出个花脸大汉来,灿烂的灯光下,他宽厚洪亮的嗓音将戏词演唱得气势恢弘,慷慨悲壮——剧场立刻热了起来。

最近没有见着尚长荣,不过我知道,他始终奔波在剧场内外。他的爽朗的笑,他的高门大嗓,他的为了方便演出一直剃光的头,在我心里早已成为一道风景。我还知道,刚在上海唱罢,他又要去维也纳金色大厅登场了。虽已72岁,尚长荣至今仍是舞台上押“大轴”的人。

京剧的“花脸”其实是个很吃亏的行当。台上八面威风,志得意满;可台下洗净铅华、素面朝天时,即便穿行在人堆里,也没几人识得真颜。尚长荣也不例外。别看他是闻名中外的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最负盛名的京剧“花脸”,中国首位戏剧梅花大奖得主——他在人群中的陌生化效果并没因此而改变。当年,尚小云决定让这个5岁的“三儿”学戏时,一句告诫:吃这碗饭很苦,要耐住寂寞——似乎早已参透儿子的未来。

尚长荣并没因此而感到失落。演了几十年的戏,扮了几十年的“黑头”,每当脸上涂满厚厚的油彩,全副武装地站在聚光灯下,他感觉生命中的航程正驶向幸福的港湾。他用痴情和创造,成就了京剧净角艺术独特的“这一个”。以往,京剧界很少有人敢轻言“创造”一词,出身梨园世家的尚长荣,却开创了“以最灵活的方式”使用传统表演技艺的新里程;他对塑造人物特别的热情与自信,让他的京剧三部曲《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世》、《廉吏于成龙》,显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事实上,京剧舞台上“花脸”不只尚长荣一人,可是他的表演,让多为配角的“净”角行当光鲜亮丽地走向了舞台中央,这是艺术对一个忠诚者的犒赏。历史将长久记忆一个创造者的贡献与激情。

(记者 刘玉琴)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杨丽娜(实习)、程宏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