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照照历史的镜子》;作者 王寿南;新华出版社
以上五点是中国君主在生活和心理上最值得提出的一个课题,然而由这五个特性会造成下面的五个结果:
一、决策错误
中国古代君主具有实权,国家重要人事和政策安排,都是君主所决定。而前面所谈的五个君主生活与心理状态,很容易造成决策错误。
(一)君主的生活环境是个闭塞环境。这种环境下的君主对外界缺少了解,除了上朝能见到的文武大臣外,多数时候都待在皇宫内,所接触的只是后妃、宫女、宦官和少数外戚,然而这些人其实都是同类型的人,所以君主对各式各样的人接触非常少。一个人要判断另个人是正人君子还是卑鄙小人往往要靠生活经验,我们常说某人一眼就能看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因为他“阅人多矣”,所以他一定要看过各种不同样的人,才可能分辨出该人的忠奸良鄙。古代君主所接触的人其实相当单纯,在用人时往往很难分辨谁是正人君子谁是奸佞小人。三国时诸葛亮告诫蜀汉后主刘禅,要刘禅亲君子远小人,这句话只是个原则,问题是刘禅自小生长于深宫内,又怎能分辨谁是君子谁是小人呢?现实人生中不像京剧中人物般有着一张脸谱明示善恶,现实生活中人的脸可能与他真实的人格并不相符。有的人是面带忠厚却内藏奸诈,有的人是面带凶恶却菩萨心肠,因此要分辨一个人并非容易。历代君主其实都很希望能用好人或正直君子,然而却不能真正分辨,结果君主往往错认为来讨好他的才是正直的好人,反认为那些批评他的是坏人。在唐德宗时有位宰相叫做卢杞。卢杞实际上是非常奸诈又心术不正做尽坏事的人,可是德宗皇帝却非常信任他。李勉曾经对唐德宗说:天下人人都知卢杞之恶,陛下却以卢杞为善(《旧唐书?李勉传》)。这话说得很坦白,其实外面的人都看出卢杞是做坏事的人,可是唐德宗看不出来。为何?因为卢杞在唐德宗面前会讨好拍马,所以唐德宗会认为卢杞对自己很好当然是正直好人,这就是君主往往会被小人所蒙蔽,因为他阅人太少,而他阅人之所以太少是由生活环境封闭所造成。
(二)君主的教育失败。君主受的教育是道德教育,君主要面对的是现实政治问题,但在君主的养成教育阶段却没学过如何处理政治上各种问题。君主所受的教育能在生活上实用者实在不多,在实际知识上往往是十分欠缺的。
我们举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就是晋惠帝“何不食肉糜”的故事。在晋朝某年,天下闹饥荒,晋惠帝看到饥民死在路边,问左右的人说这些饥民为何会死?左右的人回答说是饿死的,晋惠帝问他们为什么会饿死?为什么不吃饭?左右的人回答说因为他们没饭吃,晋惠帝于是说:“何不食肉糜?”什么是肉糜呢?糜就是今日的粥,包括闽南语、客家话等许多汉语方言现在仍把粥叫做糜,肉糜就是肉粥。这个故事也让后人取笑晋惠帝是愚蠢的白痴,可是事实上不然,因为晋惠帝自小所受的教育没有教导他到底是米贵还是肉贵,他在深宫中的生活每一餐都有一两碗饭,然而桌上却有各种各样的肉,所以在他的认知当然会觉得肉比较容易得到而饭比较稀少,没有饭吃当然就吃更好得到的肉,这是他自己生长在封闭深宫中特殊生活经验所导致的错误认知。一个教育上知识上不足的人却手握决策大权,非常容易出现决策错误。
(三)一个具有权威感的人比较不容易接受别人相反的意见。君主是最有权威感的人,最难接受与他不同的意见。中国古代君主肯于接纳不同意见被称为“纳谏”,能纳谏的君主实在稀少,像唐太宗这样能纳谏的君主实是凤毛麟角。不能接受别人意见的君主,他的决策也容易出现错误。
(四)君主是个没有平辈朋友的人。平辈朋友通常是无求于他的,但君主所接触到的都是他政治上的下属,也都是有求于君主的人,君主的下属往往很难反对君主。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敢于向君主诤谏的臣子是极少的,绝大多数的臣子都向皇帝献媚讨好。由于君主往往没有能说真话的平辈朋友,所以听不到不同的声音,这对君主做决策极为不良,因为不同的声音往往代表不同的角度看法,缺少不同角度的看法、讨论很容易让决策走向错误。
(五)君主对任何事情的考量最重要的是皇位保持。太过于重视保持皇位,往往很多决策就会发生错误。我们可以看一个例子:曹魏时代,魏文帝曹丕继位,看到自己兄弟曹植、曹彰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在分封诸王时不给他们任何权力,而且对他们的行动处处限制,所以曹魏时代宗室诸王实际上形同被软禁,造成宗室力量十分薄弱。于是司马氏在没有曹魏宗室力量反对下很容易就掌权,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连续掌握曹魏大权,到了司马炎时便可轻而易举篡位。司马炎即是晋武帝,鉴于曹魏削弱宗室而迅速灭亡,继位后改用大封宗室诸王的方式来巩固自己和子孙的皇位,他给诸王土地和军队,因为他觉得这样子反而对皇位较安全,所以晋朝的宗室诸王在拥有土地和军队的情况下,在司马炎驾崩不久后,也就是在前述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时,就发生了所谓“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后五胡乱华,西晋也就随之灭亡。晋武帝司马炎封宗室诸王给他们实权的政策实际上也是错误的,但导致这错误政策的原因也是因为司马炎要巩固自己的皇位。再举一个例子:唐文宗即位时宦官跋扈,尤其宦官的几个首领趾高气扬,让文宗皇帝觉得受到威胁,于是与宰相宋申锡共同商量如何除掉宦官,然而消息泄漏为宦官所知,于是宦官就在外面放谣言说宋申锡要拥护漳王争夺皇位推翻唐文宗,这谣言很快就传到唐文宗耳里,唐文宗听了后不由分辨要诛杀宋申锡。诛杀宰相是件大事,满朝文武皆感错愕,纷纷上奏章认为宋申锡不可能拥护漳王来造反,其中有个奏章说得非常清楚,说:人臣之贵,不过宰相,宋申锡现在已经是宰相了,他拥立漳王后能做什么呢?可见宋申锡拥立漳王谋反是不太可能的。一般人也会想到这谣言可能是宦官放出来挑拨文宗皇帝与宋申锡的,但唐文宗却不这么想,宁可错怪宋申锡也以保持自己的皇位为要。最后由于大臣们的极力反对,宋申锡没有被杀但被贬官,于是唐文宗想除去宦官的决策也就破局了。以上这些例子都可看出君主保持皇位之心是非常迫切,任何事情都不足以与保持皇位相比,如此过于重视皇位往往会导致失去理智造成决策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