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09日17:2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刚当兵的时候,投掷手榴弹,30米及格,由于个矮体弱,刘明只能投19米远,成了连队里唯一没有获得实弹资格的新兵。“不安分”的刘明,还在追寻着一个梦想: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有朝一日,京微雅格有能力赶超美国的三巨头。 |
当刘明把自己的拳头产品“万能芯片”打造出来时,有人用这样一组数据来解读它的意义——
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花在了哪儿?随着能源危机论的甚嚣尘上,似乎绝大多数人给出的答案都是:石油。但事实上,中国进口集成电路所投入的花销远超石油。2010年,我国进口的集成电路共计1520亿美元,2011年达1701亿美元,超过全球市场的50%。
面对这块大蛋糕,所有人都希望从中“分一杯羹”。30年来,全球有58家公司前赴后继地尝试过通用芯片的研制,先后斥资数十亿美元,但最终成功的只有美国的3家公司和中国的京微雅格——刘明领导的创业公司。
当然,这些早在刘明这位自称“不安分”的创业者回国之时就已经预见到了。不过,说起那段归国的经历,总有人觉得不可思议,毕竟,他在美国“太成功了”。
刘明起初在美国通信卫星、国际移动卫星组织等多家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工作,积攒下广泛的商务和技术人脉资源,并一度被誉为中国在美留学生中学有所长、事业有成的“头面人物”。被派往联合国下属的国际组织任职时,待遇丰厚,而且日子清闲,左邻右舍均羡慕不已,他却心有不甘,想到人生一世,却要无欲无求、养尊处优地待在“养老院”20多年,他选择了放弃。
此后,他应聘成为52亿美元铱星项目的系统规划总监,后来又担任了36亿美元爱中联全球宽带项目的执行总监,负责整个系统的开发。
“利用已经得到的机会,去创造新的机会。”这是刘明在扮演“技术商人”角色时总结出的成功诀窍。“眼前有点利益时,千万别着急,要从更宽、更长远的角度去看问题”。他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所以他向来不急于“收网”,而是“吃着盆里的,望着锅里的,上了一个台阶就想着下一个台阶”。
正当他的生活趋于安稳时,他找到了下一个台阶——回国创业。当然,必须承认的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成长经历成为刘明回国的另外一个理由,“根儿在这里,感情断不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