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全國基層團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重慶渝中兩路口街道:“愛心媽媽”幫教團

——獻愛心助力成長 收獲幸福溫暖人生

2014年04月29日09:2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愛心媽媽為受幫教孩子送上生日祝福

愛心媽媽為受幫教孩子送上生日祝福

【關鍵詞】街道城市社區、重慶渝中、維護青少年權益、擴充工作力量、打造組織品牌、愛心媽媽、青少年法治教育

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國家永續發展的依托,關愛青少年成長發展事關國家發展與未來。關愛失足青少年,促進青少年有序回歸社會,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2008年8月21日,按照渝中區暑期青少年教育活動的總體安排,為進一步強化社區青少年法制教育,兩路口街道國際村社區與鵝嶺干休所雙擁共建,組織轄區40名青少年,參觀重慶市未成年人勞動教養管理所。這次活動,帶來了一個引人深思的話題——如何多角度多層次關心關愛未成年人成長?如何讓社區青少年受到教育?怎樣讓失足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於是,國際村社區公開招募志願者,擇優篩選10名具有奉獻精神和公益心的母親組成“愛心媽媽”幫教團,走進重慶市未教所與失足孩子結成“一幫一”幫扶對子,幫助他們認識錯誤,回歸社會,健康成長。五年來,“愛心媽媽”幫教團砥礪奮進,真情奉獻,務實求效,取得了顯著成效,幫教工作得到了未成年人、家庭和社會的一致高度評價,打造了具有渝中特色的未成年人教育工作品牌。主要有三點有益探索:

一是不斷探索完善家庭關愛體系。城市(鎮)化的迅猛發展,對青少年生活、學習環境產生了雙重影響,家庭親情觀念面臨著復雜多元利益關系的沖擊,傳統家庭結構的穩定性受到挑戰。單親家庭、留守家庭、獨生家庭等大量產生,導致的問題疊加,愈加復雜,解決起來也更加困難。完整的家庭關愛,歸根結底就是父母之愛。相當部分未成年人違法犯法,究其原因,與家庭關愛缺失密不可分,或缺母愛、或缺父愛。幫教失足青少年,首先就是要彌補在孩子內心世界缺失的家庭關愛。一方面,“愛心媽媽”幫教團自成立之日起,不斷完善成員結構2009年社區志願加入,2010年“愛心爸爸”加入,2011年人大代表加入,2012年黨代表加入,與重慶市未教所孩子結成一幫一對子,在壯大給他們過生日送祝福、談理想暖人心,為高牆內的孩子送去“父母”之愛。截至目前,“愛心媽媽”幫教團擴大至27人,性別結構、年齡層次、職業構成更趨合理,5年來結對幫教150余人次。團隊的同時,積極吸納愛心“爸爸”、等加入走進未教所給孩子們送冬日添真情﹔另一方面,“愛心媽媽”也與失足孩子的父母積極溝通,引導其擯棄粗野的教育方式,形成正確的家庭教育觀。

“一對”幫扶規模人,性別結構、年齡層次、職業類別累計達到了二是不斷探索構建社會關愛體系。人具有社會性,在紛繁復雜的社會關系中生存發展,尤其是青少年,要得以健康成長發展,必須教會他們從小學習如何正確認識社會,了解社會規則,處理社會關系。針對年紀尚小就觸犯法律底線,接受強制教育改造的未成年人,社會大家庭給予的寬容理解和關愛幫助尤為重要。對此,“愛心媽媽”幫教團主要做了以下探索努力:一是延長結對關愛時限,與幫教對象保持長久固定聯系。“愛心媽媽”幫教團關愛行動,不是一時興起,而是通過持之以恆的關愛幫助,形成了長期的深厚情誼。在改造中,通過書信、活動、座談、情親電話等形式關心鼓勵結對“兒子”﹔在解教后,仍然保持通訊聯系,時時激勵孩子放下包袱,正確對待,積極向上。二是豐富結對關愛內容,同幫教對象共享成長幸福。愛心媽媽結對幫教關愛孩子,贈學習用品、辦趣味運動、觀重慶發展、作共吃親情餐,送普通禮物,用貼心話語,搭起了牆內牆外互動的成長橋梁。2009年5月6日,市未教所組織孩子們給“愛心媽媽”獻上的“感恩的心”手語表演,贏得了“媽媽們”的熱烈掌聲和幸福淚水。三是拓寬結對關愛載體,引導幫教對象奉獻社會。“愛心媽媽”除一般性的進所看望和物品贈送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帶領學校孩子走進未教所進行學習交流,此外也組織未教所的孩子入社區、進校園現身說法,拓展青少年教育機會。2010年5月23日組織“失足孩子”在鵝嶺小學作報告,既是對學校孩子的生動案例教育,更是台上孩子真切的自我省悟,台上台下共同勉勵,啟迪成長。四是不斷完善結對關愛機制,和幫教對象共同鞭策進步。五年來,“愛心媽媽”由小到大、從籍籍無名到小有影響,得益於幫教機制的建立健全。首先是結對幫扶機制,簽訂幫扶責任書,形成一對一、個性化、能跟蹤反饋的幫扶方案﹔其次是定期議事機制,一年四次的座談研討會,及時梳理總結得失,研判問題形勢,添措施補不足﹔第三是經驗分享機制,建立愛心家人QQ群、微信群等,隨時分享交流信息,提高幫扶效果﹔第四是有穩定的“支持陣地”,“愛心媽媽”組建於國際村社區,兩路口街道和渝中半島工作成效得到了各級領導兩路口街道、轄區各社會單位的精心支持和傾力支持。

三是不斷探索構筑社會防范體系。2013年底,勞動教養制度正式廢止,各地的勞動教養所也會隨之取締,多數失足青少年將會走出未教所,回到社區矯正,這將為青少年工作帶來更大挑戰和壓力,基於此,構筑社會防范體系是從源頭上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愛心媽媽”幫教團與共青團密切聯系,真思實干,在預防青少年失足方面持續發力。一是強化社會教育的正能量。主要依托社區市民學校,在校外教育時間把更多的青少年吸引過來,通過系列主題教育活動教育人、感染人。社會教育相對學校教育,形式更加靈活,內容更加豐富,可有針對性的專注於青少年健康成長教育,如在市民學校開展了“中華美德”、“小小志願者”、厚德誠信等主題系列教育實踐活動,“愛心媽媽”爭先志願者,主動融入,參與互動,身體力行,樹立了積極向善的榜樣力量。二是補充社會強制的人情味。公檢法在訊問或詢問未成年人時,其法定代理人和其他成年親屬無法或者不宜到場的情況下,合適成年人依法參與刑事訴訟,行使未成年人法定代理人的部分訴訟權利,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我們在合適成年人選任上,特別邀請了“愛心媽媽”幫教團成員加入。目前,“愛心媽媽”幫教團合適成年人已到場維護未成年合法權益20余次,在青少年群體中產生了積極反響。三是提高社會激勵的正效應。扶貧解困已成為社會風尚,關愛留守兒童、農民工子女以及貧困青少年等特殊未成年群體,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在關愛幫扶中,不僅注重將政策福利送到青少年心裡,開展節日慰問、物品贈與等,而且更多地是將浸潤著親情的傳統美德、愛國主義和價值觀進行言傳身教,把政策激勵的正面效應積極擴大,讓他們懂得珍惜和感恩。四是延伸社會預防的前瞻性。學校教育對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舉足輕重,完備的學校教育能有效增強社會預防的有效性,同時書本之外鮮活的法治事(案)例教育又對於完善學校教育意義重大。“愛心媽媽”幫教團想長看遠,通過“雷鋒榜樣進校園”等活動,把幫教所見所聞、所思所悟細心傳遞給在校少年兒童,用身邊的感人故事教育身邊的人,始終用社會正能量激勵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為國家發展培養更多的祖國棟梁。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朱書緣)
相關專題
· 中國共青團新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