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参与城镇化建设:不玩概念做实事

——专访《2013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副主编李义良
2013年06月04日15:3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全村一个青壮年劳动力都见不着,全是妇女、儿童、老人,这样的村子要如何发展?”李义良说,被分配到这种村子的大学生村官看上去是倒霉极了,但也极有可能成绩斐然。

那个历史学专业毕业、却在农业领域做出50余项发明的“天才村官”葛荣祖就让李义良佩服不已,“他是我见过的最最天才的一个孩子,是个奇才。”

葛荣祖是甘肃省高台县南华镇墩仁村大学生村官,所在村子条件艰苦,几乎没有年轻人,大多数村民以种植洋葱为生。而收获一亩地的洋葱,需要人工刨挖整整一天。一些年长的农民因为身体吃不消,放弃了耕作,土地被撂荒。

“村官小葛”设计农具图纸,花了一星期时间,自行制作出一个洋葱刨挖机,把刨挖一亩洋葱所用时间从一天缩短为半个小时。

李义良至今仍记得与小伙子一同到甘肃庆阳参观一个农具展时的情形。小葛两眼放光,一件农具,他从不同侧面对其进行观察、拍照。“他要是去农业机械厂,一定能有很高的收入” 。然而,小葛却立志于在农村发展,以自己的点滴努力提高农业作业效率。

李义良告诉记者,在解决“明天谁来种地”的难题上,还有更多的大学生村官致力于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通过提高农民收入来留住农民。有的村官通过网络帮助农民合作社销售农产品,有的村官利用自身优势推动农超对接,还有的村官干脆租一块地,引进新品种带头创业,自办合作社。

食品安全领域村官或将有所建树

河北衡水市枣强县,一个拥有7名大学生村官的村子,3家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均有赖于大学生村官的付出。

那次到河北调研,李义良亲身参与了蔬菜大棚合作社组织的集中销售活动。买家挨家挨户“过称”收购蔬菜,村干部一路随行。

“让大学生村官来监称,他们懂得多。”当着一批“老村官”的面,老百姓指名道姓要大学生村官来“维权”。

这种信任,源于平时与这些年轻人的点滴接触。大学生村官平时负责合作社统一的种子、肥料引进,分发给社员的同时,还手把手地教会农民如何科学使用农药和化肥。

近年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曾一度被舆论归结到农业生产的源头——农民种养殖阶段中。李义良说,大学生村官完全有能力、有可能在源头把关食品安全。

(责编:杨媚、权娟)
我要留言
署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