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青年”乡村茁壮成长——辽宁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纪实

2012年12月03日16:46 来源:农民日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到农村去,到基层去!”辽宁省按照中央要求从2008年启动选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工作以来,抓好大学生村官推荐、选拔、培养、使用和流动安置等重要环节,努力做到选优、干好、流得动。五年时间,全省连续选聘五批共3649名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一批批头顶着“天之骄子”光环的“辽宁新青年”在辽沈大地茁壮成长,成为对农村、农民有着深厚感情的青年干部。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大学生村官对改善基层干部队伍结构、不断壮大党政后备人才队伍有着积极意义,为农村改革发展和城市基层管理创新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提供强大人才支持,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投身基层勇担使命

抚顺市清原县南口前镇王家堡村党总支副书记邸红于去年到村里任职,为工作方便她选择在村里住,自己烧柴取暖做饭。冬天做饭时,手冻得通红,手上划了不少血印。有时遇上灶坑倒烟,呛得直流眼泪,不过她坚持下来了。她告诉记者:“我是农民的女儿,我曾经走出大山如今又回到大山,服务‘三农’,这圆了我这个做女儿的梦。”

2008年大学生村官工作启动之初,辽宁省就确立了培养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战略预备队的目标定位。省委书记王珉每年都主持召开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强调把选聘大学生村官作为培养造就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源头工程抓实抓好。

基层需要人才,更需要优秀人才。为选聘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辽宁省注重从源头上把住关口。在资格条件上,明确报名人员须具备五个方面硬件条件:即全日制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中共党员或预备党员、学生干部、学习成绩优良、年龄30周岁以下。

辽宁省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紧密围绕培养选拔、管理使用、保障激励等关键环节,积极完善政策、创新机制,确保大学生村官安心基层、建功立业、早成才快成才。如今,这些大学生村官迅速成长起来,有150人当选为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副主任),103人进入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近百人当选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2人当选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800多人成为科技能手。

辽宁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辛桂梓说,选聘优秀大学生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为巩固党在农村中的执政基础、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而作出的战略考量。让政治素质好、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人才投身基层,与广大群众一起摸爬滚打、吃苦受累、干事创业,就能够在实践中打造一支支撑辽宁未来发展的战略预备队。

村官感言(营口市老边区柳树镇东岗子村闵晓庆):从到村任职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把自己定位为农民的一分子,无论身心、还是感情,都深深融入农民这个群体中。在群众的帮助下,我从一个普通高校毕业生成长为一名农民信赖的农村基层干部,并于去年当选为省党代表。对我而言,四年的村官经历弥足珍贵、受益终生。

(责任编辑:杨丽娜(实习)、常雪梅)
我要留言
署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