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3】

2017年04月14日08:1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三)青年健康

  發展目標:持續提升青年營養健康水平和體質健康水平,青年體質達標率不低於90%﹔有效控制青年心理健康問題發生率,青年心理健康輔導和服務水平得到較大提升﹔引領青年積極投身健康中國建設。

  發展措施:

  1.提高青年體質健康水平。實施全民健身計劃,嚴格執行《國家體育鍛煉標准》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在學校教育中強化體質健康指標的硬約束。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完善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發揮學校體育考核評價體系的導向作用,保証體育課時和課外鍛煉時間得到落實。組織青年廣泛參與全民健身運動,培養體育運動愛好,提升身體素質,掌握運動技能,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在城鄉社區建設更多適應青年特點的體育設施和場所,配備充足的體育器材,方便青年就近就便開展健身運動。鼓勵和支持青年體育類社會組織發展,帶動更多青年培養體育興趣和愛好。

  2.加強青年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務。注重加強對青年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引導青年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培養良好心理素質和意志品質。促進青年身心和諧發展,指導青年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加強對不同青年群體社會心態和群體情緒的研究、管控和疏導,引導青年形成合理預期,主動防范和化解群體性社會風險。加強青年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普及,提高心理衛生知曉率。支持各級各類青年專業心理輔導機構和社會組織建設,大力培養青年心理輔導專業人才。重點抓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中學和職業學校普遍設置心理健康輔導咨詢室,有條件的學校配備專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構建和完善青年心理問題高危人群預警及干預機制。加強源頭預防,注重對青年心理健康問題成因的研究分析,及時識別青年心理問題高危人群,採取有效措施解決或緩解青年在學業、職業、生活和情感等方面的壓力。

  3.提高各類青年群體健康水平。重視服務殘疾青年的專業康復訓練,落實器材、場所等配套保障。解決農村地區、貧困地區、西部地區青年學生的營養健康問題。引導高校學生“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做好青年職業病的預防和治療工作,大幅度降低在職青年職業病發生率。關注進城務工青年健康狀況,開展健康監測。動員社會力量,通過志願服務、慈善捐助等形式為青年群體提供有針對性的健康服務。

  4.加強青年健康促進工作。編撰和出版有關生命教育的讀物,引導青年尊重生命、熱愛生活。定期組織青年參與公共場所安全演練,開展災害逃生、傷害自護、防恐自救、互助互救等體驗教育,增強青年在應對突發性事件中的自我保護意識和防災避險能力。在青年中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加強健康教育,提升青年健康素養水平。廣泛開展禁煙宣傳,讓青年成為支持禁煙、自覺禁煙的主體人群。完善艾滋病和性病的防治工作機制,針對重點青年群體加強宣傳教育,推廣有效的干預措施,切實降低艾滋病和性病發生率。做好禁毒宣傳教育工作,提高青年群體尤其是青年學生群體對毒品及其危害性的認識。強化對娛樂場所的監管,嚴厲打擊吸毒販毒、賣淫嫖娼等違法犯罪行為。

  (四)青年婚戀

  發展目標:青年婚戀觀念更加文明、健康、理性﹔青年婚姻家庭和生殖健康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青年的相關法定權利得到更好保障。

  發展措施:

  1.加強青年婚戀觀、家庭觀教育和引導。將婚戀教育納入高校教育體系,強化青年對情感生活的尊重意識、誠信意識和責任意識,引導青年樹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戀觀。發揮大眾傳媒的社會影響力,廣泛傳播正面的婚戀觀念,鮮明抵制負面的婚戀觀念,形成積極健康的輿論導向。倡導結婚登記頒証、集體婚禮等文明節儉的婚慶禮儀。引導青年樹立正確的家庭觀念,倡導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裡團結,傳承優良家教家風,培育家庭文明。加強青年敬老、養老、助老道德建設,大力弘揚孝敬老人的傳統美德。

  2.切實服務青年婚戀交友。支持開展健康的青年交友交流活動,重點做好大齡未婚青年等群體的婚姻服務工作。規范已有的社會化青年交友信息平台,打造一批誠信度較高的青年交友信息平台。依法整頓婚介服務市場,嚴厲打擊婚托、婚騙等違法婚介行為。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的作用,為青年婚戀交友提供必要的基礎保障和適合青年特點的便利條件。

  3.開展青年性健康教育和優生優育宣傳教育。在青年中加強對國家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的宣傳教育,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加大對性知識的普及力度,在有條件的學校推廣性健康課程,加強專兼職性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預防和減少不當性行為對青年造成的傷害,大幅度降低意外妊娠的發生率。大力弘揚以“婚育文明、性別平等﹔計劃生育、優生優育﹔生殖健康、家庭幸福”為核心的婚育文化,堅決抵制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行為。加大對適齡青年的婚育輔導力度,加大適齡青年婚前檢查、孕前檢查和產前檢查的普及力度。

  4.保障青年在孕期、產假、哺乳期期間享有的法定權益。全面落實女性青年在懷孕、生育和哺乳期間依法享有的各項權利。鼓勵條件成熟的地方探索在物質、假期等方面給予青年更多支持。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黃瑾、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