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小城故事多”系列報道

河南開封:千種風情何須說【2】

羅華 劉紅 申寧 付長超 李東風 王玉興 霍亞平 肖懿木

2016年08月22日16:29    來源:人民網

到清明上河圖裡旅游

鳥瞰清明上河園    霍亞平 攝

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冷不防,人群中跑出兩個宋朝打扮的人沿街追打,而此時“正好”趕上“包大人”巡街,一場當街斷案“審羊皮”華麗上演,游客瞬間穿越。

千年之前,有人照著東京汴梁城畫了一幅長卷﹔千年之后,又有人把這幅畫還原給了開封城。1998年10月,佔地600畝,一座以宋代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為藍本,以1:1比例原景再現的大型宋代歷史文化主題公園——清明上河園對外開放。

園內每天上百場演出輪番上演,還相繼打造了大型水戰表演《大宋·東京保衛戰》和大型馬戰表演《岳飛槍挑小梁王》。特別是每晚上演的《大宋·東京夢華》大型水上實景演出,700多位演員參演,8闕經典宋詞和一幅《清明上河圖》貫穿,再配上玄妙的聲光電效果,令人震撼。

建園伊始,總經理周旭東就在想,《清明上河圖》中有很多民俗的東西還保留著,要把這些東西引進來,讓別人看到過去的東西。於是,吹糖人、捏面人、畫糖畫、雜耍絕活等民俗藝人和工藝被引進園裡,再后來,汴繡、木版年畫、木雕等相繼被引進來……這裡現在已經被打造成為口傳的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演基地。

“大宋公平秤,包大人給這位小朋友量體重……”在清明上河園的“城門”口,身著紅袍頭戴烏紗的王惠,一副包公打扮,亮著嗓門招呼顧客。這位曾經的工廠工會主席,1998年下崗后在清明上河園找到了用武之地,“從《清明上河圖》中看到有一個老者用杆秤做買賣交易,我就想能不能在旅游景點用杆秤量體重,把包公政清風良的形象揉進來,配上獨創的脫口秀,沒想到一炮打響。”在清明上河園裡,這樣的民俗藝人、工匠有150多位。

“包大人”量體重    劉紅 

2008年,清明上河園接待游客超過100萬人,2011年,營收突破1億元﹔2015年,接待游客256萬人,收入2.5億元,淨利潤1.1億元。

“文化旅游化,旅游文化化,文化旅游市場化”,在開封市委書記吉炳偉看來,開封,要搞文商旅一體化,要做“文化+”。

鼓樓,位於開封老城的中心地帶,如今,圍繞著鼓樓廣場,形成了以書店街、馬道街、鼓樓街、寺后街為核心的“中國著名商業街”。在這個商業區裡,文化是靈魂,旅游是載體,商業是紐帶,文商旅整合發展,逐漸形成了“一核、一圈、一帶、六街”的功能結構,容納了王大昌、第一樓等103家老字號,吸納了年畫博物館等文化項目,用鼓樓區區委書記魏培仕的話說,就是要把這裡建成一個特色鮮明的“商業街區、文化街區、旅游街區、文明街區”。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