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夢恬 申孟哲
2014年07月03日09:1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行業傳統 思路不傳統
北大碩士賣米粉?
近日,以這一疑問句為標題的新聞吸引了公眾的眼球。而故事的主角,北京大學法律碩士張天一,也因此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一開始不是沒有想過找工作。”張天一告訴筆者,“但是我發現書讀得越多,可供選擇的范圍越窄。”由於沒有找到符合自己最初預期的工作,張天一決定自己創業。
比起那些“高大上”的職業,賣米粉似乎顯得有些“土”。不過,在張天一看來,如果連做米粉這樣的小事都做不好,還做什麼大事業?“不論做什麼,都是腳踏實地最重要。”他說。
截至筆者採訪時,張天一的米粉店已經賣出了12300多碗粉,光是肉就已經用掉了一頭半牛。與此同時,米粉店的第二家分店也將隆重開張。
“我們的下一個目標是賣掉10萬碗粉。”張天一強調,以粉的數量來計量讓人覺得更加踏實,並提醒自己,做好任何一碗粉都很重要。
在“90后”創業團體中,22歲的武星宇是個“年輕人”。走進他的辦公室時,他正忙著與衡水中學簽訂一份戰略合作協議。一副古靈精怪的笑容,透出超越年齡的淡定與從容。
這個年輕人創業的行業是在線教育。談及這一選擇時,武星宇說,自己多次回到高中看望老師,發現老師們都在忙於給學生們出卷子。“我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了商機,因為有困難的地方就會有需求,也就有了市場。”他笑著說。
同時他也認為,在2012到2014年做教育,就像1999年在互聯網做門戶、電商和搜索引擎一樣。“我已經錯過了那撥,怎麼能再錯過這撥呢?”武星宇說。
於是,武星宇公司開發的在線題庫上線僅3個月,就有了5萬名注冊用戶。目前,這一軟件最主要的功能集中在為老師提供找題、組卷和發布在線作業的服務,為學生提供在線練習和接收老師發布的在線測評的服務。
“我們就是把老師出卷作為切入點來開展我們的產品研發。”武星宇對筆者說,“攤子鋪得太大反而得不到理想的效果。”
還有一位“90后”小伙兒,他的創業方向讓很多人大跌眼鏡。
“最初連家裡人都不理解,為什麼要去做衛生巾。”午后衛生巾的CEO陳章文對筆者笑著說。
其實,他也是在給自己的女朋友買衛生巾的過程中發現了商機。他說,目前國內產品的質量良莠不齊,而使用劣質的衛生巾則很有可能引發婦科病,因此才決定做一款優質衛生巾。
“做這個產品最大的好處,是可以進行標准化、大批量的生產,機器一開,不生產幾萬件根本停不下來。”
前不久,該公司的官網上發布了一個驚人的消息:1億片衛生巾免費在線贈送。陳章文介紹,活動結束時,實際上隻贈送出了140多萬片,但是這一活動為產品贏得了廣大的潛在客戶群體。
“用心做好產品。”是陳章文給自己的要求。“生產廠家有著十幾年的生產經驗,原材料也是進口的優質產品,下一批產品的改進計劃也已經擬定好了。”他說。
用互聯網為傳統產業造勢,也是這些“90后”擅長的技能。比如,“東北貓”系列視頻的創始人,就在用視頻給自己的餐飲產品打廣告,用新媒體賣煎餅。做足了網絡預熱之后,在線預訂的3000份煎餅很快銷售一空。
上一頁 |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