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一家沒有招生資格的教育咨詢公司與一所沒有學歷教育資格的學院聯合,辦了一個發不出文憑的5年制“大專學校”——

熱點解讀·調查:“聯合辦學”背后藏貓膩

王偉健 吳紀攀

2014年06月27日09:0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聯合辦學”背后藏貓膩(熱點解讀·調查)

“南京航天管理干部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錄取通知書上是一個校名,學生証上卻是另一個校名,學生上了一年學,也不知道自己就讀的到底是哪家學校﹔沒有學歷教育資質的培訓機構,卻在招生時聲稱可以發放大專學歷証書……記者通過調查發現,在扑朔迷離的公司、學校關系背后,暴露出“聯合辦學”的混亂與監管的漏洞。

又到招生季,來自江蘇蘇北某地的李強(化名)卻還在為一年前的決定懊悔不已——去年此時,他為中考成績不理想的女兒選擇了南京航天管理干部學院的“五年制大專”。一年過去,他感覺受騙了。

一所學校三個名字,就讀一年還不知上的哪家學校

李強告訴記者,2013年7月,有人自稱“南京航天管理干部學院招生處”工作人員向他介紹,不用考試便可就讀這家學院。果然,8月底一張紅色的“錄取通知書”寄來了,同意李某某(李強的女兒)入該院五年制大專學習,學歷大專,蓋章為“南京航天管理干部學院招生專用章”。

入學后,李強女兒發現學校發的學生証上印的校名是“南京電子信息技工學校”。學校老師稱,這是臨時發的學生証,以后會改校名的。

今年6月,李強發現,學校新出的招生簡章上,校名已經改成了“南京南洋技工學校”。李強說,他是沖著“南京航天管理干部學院是中國航天工業集團下屬單位”,才放心地讓女兒入學的。如今,他還不知道女兒究竟在哪所學校上學,感覺“上當受騙了”。

據學生介紹,學校一屆招生約390人。學生家長告訴記者,學校的學費是每年7800元,加上住宿費和雜費,一年的費用總計約12000元。

6月21日,江蘇省教育廳稱,南京航天管理干部學院“無面向社會招生的辦學資質”,提醒廣大學生和家長避免上當受騙。同日,南京航天管理干部學院也發表聲明,稱違規辦學之事系原合作辦學單位“南京天航教育科技院”所為,與其無關。

採訪中,南京天航教育科技院負責人王海龍對記者說,學校今年的招生工作已經停止,老生如果願意退學或轉學,他們將退還學費。

然而,對於李強的女兒來說,即使學費全額退還,這一年的時間卻永遠也退不回來了。

宣稱能夠拿到學歷証書,實際上不具備學歷教育資格

在招生過程中,“南京航天管理干部學院招生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這是一所可以發放大專學歷証書的學校,學校實行“3+2”教育,前3年是在學校下屬的“南京南洋技工學校”學習,后兩年根據所學專業到不同的大專院校學習。

在一份“南京航天管理干部學院”和“南京南洋技工學校”的招生簡章上寫道,“實現職業教育與學歷教育,應用技術與綜合素質培養的無縫銜接”。

南京航天管理干部學院位於南京夫子廟附近,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所屬的管理干部培訓基地和管理科學研究基地。2010年4月,南京市教育局向南京航天管理干部學院培訓中心核發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証,辦學內容為高考復讀和職業資格考前輔導,有效期4年。

據該學院院長廖建平介紹,2010年,南京航天管理干部學院與一家名為“南京天航科技院”的公司聯合舉辦自考培訓項目,並簽署一份協議。

記者在這份“聯合辦學協議書”上看到,南京航天管理干部學院同意將其法定名稱冠於合作項目之前,並在招生宣傳、教學組織、學生管理過程中使用,學院在其本部提供招生咨詢點一處,提供一定數量的師資為學生授課,以及提供學院招生專用章加蓋於入學通知書。

協議顯示,南京天航教育科技院是收費主體,南京航天管理干部學院每年從培訓費或其他收入中提取50萬元作為固定合作回報。

其實,早在簽訂聯合辦學協議前的2008年,王海龍與南京航天管理干部學院就展開實質性的合作,對外以該學院的名義招生。

當年進入該校機電系學習的小王(化名),發現這所學院並非他們承諾的可以給予大專文憑。“當時,一位老師承諾,隻要學生交7000元,就可以給他們去買張文憑。”小王說,機電系大約有100名學生,有70多人交了買文憑的錢。但隨后,小王就“再也找不到這名老師,學生們也沒有拿到任何文憑”。

南京市教育局招生管理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強調,“南京航天管理干部學院只是個培訓機構,不具備學歷教育資格”。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