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朱 雋
2014年06月20日09:0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碎片化的信息
碎片化的閱讀
●“朋友圈”雖然具有信息傳播功能,但人們想要完整地了解信息、全面地認知社會,通過“朋友圈”並不靠譜
李冉在北京的一家雜志社當編輯,常自嘲是“拖了時代后腿的人”。她的微信是在一次聚會上朋友幫她下載的,她的“朋友圈”是被朋友們催了幾次才加上的。
一開始,李冉也覺得“朋友圈”不錯:與在不同城市裡的親人、朋友天涯咫尺,可以瀏覽朋友們轉發的被自己忽略的有用信息,可以刷屏來打發略顯無聊的“碎片時間”。
但日子久了,李冉發現不是“朋友圈”填補了自己的“碎片時間”,而是自己完整的時間被“朋友圈”撕碎了。
“有時候明明正忙著,手機開始嘀嘀嘀,怕是家裡人或是朋友有事,不看總覺得心裡不踏實。可多數時候都是轉發心靈雞湯、養生信息的,還有各種‘晒生活’或者‘狂吐槽’的。這一看一刷,雖說時間不長,但原本正常的工作生活節奏被打亂了。”
李冉發現,在朋友圈中,總有那麼幾個人什麼都“晒”,大到風景、家具,小到食物、內衣,以及孩子、寵物等,無論多麼瑣碎的事情都要“晒”。各種“晒”,說得好聽是分享,實際上是希望得到別人的回復,並且給予關注、點贊、評論,從而實現自我的滿足。
為了不再被騷擾,李冉關閉了微信裡接收新消息通知。如今,她只是在自己想看的時候才會拿起手機打開“朋友圈”。
碎片化的信息,也隻適合碎片化的閱讀。對於被李冉當成干擾的“晒生活”“狂吐槽”的零碎帖子,王俊秀認為,社會變革時期,人們的社會角色不斷變化,有些人就是願意通過“晒”“怨”來表達內心、與人溝通,這種行為方式在某種程度上其實是內心焦慮的表現。“朋友圈”裡這樣的人多了,就會給“圈”裡其他人造成干擾。
“人們想要系統完整地了解信息、認知社會,通過‘朋友圈’並不靠譜。”王俊秀說,作為一種交際工具,“朋友圈”雖然具有信息傳播功能,但它也和其他網絡社交工具一樣,呈現出碎片化、淺表化、情緒化特點,各種資訊被切割成無數個細小的片斷,讓完整的表達、邏輯性的思考和客觀的判斷難以實現。
對“朋友圈”保持距離的不在少數。
前不久一次同學聚會,李冉把地點選在了北京三裡屯的一家下午茶店裡,因為這家店的特色就是沒有WiFi信號。來到這裡的人隻能放下手機、放棄“刷屏”,回歸到面對面的傾聽和交談。據李冉觀察,顧客們大都願意享受這難得的“清閑”,每到周末經常出現排隊等位的場面。
上一頁 | 下一頁 |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