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對一個人激勵一大片,用錯一個人打擊一大片——
打仗標准是方向也是導向
“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廣空某雷達旅政委胡茂說,對軍隊來說,將能打仗、謀打贏的人用起來,就能激勵一大片。反之,則可能打擊一大片。
博士團長顏平的成長經歷給人啟示。
顏平曾是師指揮自動化站的工程師。那幾年,他先后主持和參與研制了某型指揮控制系統等多項實戰化成果,其中2項獲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同時,他還針對現代戰爭的特點和規律,主動對信息化條件下司令部組織結構模式、機動作戰指揮等課題進行鑽研,多次在上級組織的實戰化演訓活動中大顯身手。部隊官兵覺得,這樣具備現代指揮員素質的干部如果不放到帶兵打仗的崗位上,實在有點可惜。
經過嚴格考核,集團軍、師兩級黨委決定,將顏平改任團副參謀長。后來,他又升任團參謀長、集團軍裝甲處處長,直至團長。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任團參謀長,他被軍區評為“優秀參謀長”。任團長,他探索建立作戰數據庫,以換裝轉型為契機,以合成營戰術演習課目為牽引,研究探索出基於信息系統體系作戰能力的多項成果,被集團軍表彰為“優秀指揮員”。
使用一個顏平,激勵了一大批“顏平”。這兩年,這個集團軍部隊掀起了學習信息化裝備、鑽研信息化知識、提高信息化本領的熱潮,百余名高學歷的一線指揮員受到表彰和重用。
“用什麼人,不用什麼人,是關乎部隊戰斗力建設的核心問題。”廣州軍區一位領導說,“武官將職是為領兵打仗而設的,選官用將,必須把領兵打仗的本領作為晉升提拔的‘通行証’。”
立什麼樣的標准,就結什麼樣的果﹔有什麼樣的規矩,就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某炮兵團司令部接受上級軍事考核時拼湊尖子弄虛作假,團長和參謀長均受到嚴肅處理。這讓官兵看到,不想打仗、不謀打仗、不練打仗的人沒出路。
廣空航空兵某團遠赴高原駐訓,戰機在陌生空域穿雲破霧,探索梳理出某新型戰機在高原戰斗出動、機務保障等戰法訓法。孰料,部隊凱旋之際卻出現安全事故。就在大家擔心面臨提升的團領導可能因此受影響時,卻傳來了主官雙雙提升的喜訊,從中官兵們看到了黨委選人用人的鮮明導向:能打仗、敢擔當的人受重用。這種導向激勵了官兵當兵打仗、帶兵打仗、練兵打仗的熱情。
怎樣才能真正把能打仗、打勝仗的人才選拔出來——
選賢任能靠伯樂更靠機制
某陸航旅選拔作訓科長,不是飛行員的石堃勝出,究竟是偶然,還是必然?
說其偶然,是因為該旅作訓科長過去一直是從飛行員中選拔,而石堃沒有開過一天飛機。
說其必然,是因為該旅正從支援保障型部隊向主戰主用型部隊轉變,組訓模式向多課目大機群轉變,以往對作訓科長的素質要求,已無法滿足部隊戰斗力建設轉型的需要,具備信息化素養和軍事運籌學功底的石堃脫穎而出,便不足為奇了。
該旅政委張益強解釋說,之所以有人對石堃勝出感到意外,是因為以往選人用人的理念未能緊跟未來戰爭發展方向。一旦打破了傳統的用人習慣,就會有人覺得不習慣、不理解。
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張益強的話,實際上說出了一個核心問題:選人用人,要靠科學的制度。
廣州軍區把完成重大任務作為考察選拔干部的主戰場,就是一項有益的探索。他們出台《結合重大任務考核干部暫行辦法》,把軍事素養、打仗本領作為核心要素,把作風形象、軍人血性作為硬性指標。近兩年來,他們先后對參加重大演訓活動的200多名師團職干部進行跟蹤考察,有42名師團職干部被破格提拔,6名考評一般的師團職干部被暫緩調職。
在嶺南,某兩棲機械化師的探索也頗有代表性。他們根據不同崗位、不同職級、不同專業,將每個干部的能力素質細化量化為考核指標,並著眼未來戰場需求探索構建人才能力模型,使干部的選拔使用有了相應的能力素質考評標准。
某旅對新畢業的高學歷干部實行“三個半年”,即:當半年戰士、半年排長、半年機關干部。職位不一樣,對人的要求也不一樣,先摸清干部能力“底子”,再根據能力特點定崗。營職崗位人員空缺,符合提升條件的干部接受統一考核選拔,條件、過程、結果全部公開透明。
嶺南採訪,記者欣喜地看到,三軍部隊瞄准戰斗力選人用人的探索,已邁出可喜的步伐,有的明確了剛性要求,有的正在完善制度機制,有的已結出碩果。“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在選人用人上樹立起正確鮮明的導向,必將造就強大的謀打仗能打仗的人才方陣。(記者 王雁翔 費士廷 嚴德勇)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