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融改革沒有現成的方案,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結合我國實際,堅持“既大膽又慎重”和漸進、可控的原則,排除新自由主義金融觀的干擾,探索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金融改革之路。
改革有沒有現成的方案?改革的速度如何把握?這是改革開放過程中必須予以解答的問題。鄧小平適時地給出了答案。他認為,改革“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照搬,一切都要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來進行”[ 《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248頁。]﹔改革“不能蠻干”,“必須有秩序地進行”,做到“既大膽又慎重”,[ 《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199頁。]“每走一步都要總結經驗”[ 《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219頁。],穩步前進。作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改革當然也要堅持這種立足我國實際、穩步推進的方針。事實上,對金融改革,鄧小平也確實是分步驟、分階段提出具體要求,循序漸進地將其推向深化的。從銀行改革到物價改革,再到股票、債券市場的建立,莫不如此。其后我國的金融改革和開放,也都是在堅持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原則的基礎上,根據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經過不斷探索、總結、再探索的過程而穩步推進的。
關於改革的社會主義方向問題,鄧小平一直都特別強調。他認為,改革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如果脫離了社會主義方向,我們的改革就是失敗的。他還十分注意拉丁美洲國家的改革,明確指出我們不能走他們的路子。鄧小平如此強調改革的方向問題,除了我國改革本身的性質之外,還和改革所處的時代背景密切相關。雖然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時代的主題,但是兩種社會制度的斗爭還會持續下去,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顛覆社會主義制度的圖謀沒有變,他們還會通過一切手段特別是借社會主義國家改革之機,向社會主義國家輸入西方價值觀,來影響、破壞甚至顛覆社會主義制度。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往往是以新自由主義金融觀為先導)就是西方國家向包括社會主義國家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重點推介的“改革良藥”。
然而,這真的是一劑良藥嗎?許多國家的遭遇,早已証明這實際上不過是一副毒藥。不幸的是,這次越南以沉痛的代價再次給出了証明。1986年,越共六大決策實行“革新開放”。由此開始,越南在認真學習和吸收社會主義國家特別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本國實際,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把改革穩定地推向前進,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在成績面前,越南政府有些頭腦發熱,為實現在不長的時間內“超印趕中”的目標,過度地追求經濟高增長。此時,一些西方經濟學家趁機向越南政府提供政策咨詢(主要是新自由主義政策),對其進行“春風化雨”般的勸導,再加上部分受過西方教育、頗受新自由主義政策熏陶的越南本國經濟學家從旁鼓勁,越南政府受到了很大影響,武斷地認為革新開放的步子不夠大,思想還不夠解放。於是,越南政府脫離實際地加快了改革步伐,把改革引向了誤區。這集中體現在金融改革方面。為迎合國際金融機構和西方社會的贊許,越南加大了金融市場開放程度,加快了資本自由化進程。2000年,越南才在胡志明市成立了第一家証券交易所,但是為了加快吸引資本特別是外資,2005年又在河內開了一家﹔2006年3月,越南總理潘文凱簽署文件,稱越南將全面開放本國金融市場,外資銀行可從事金融、開放、投資方面所有的業務﹔同年11月越南加入世貿組織后,越南過快地開放了本國資本賬戶,外資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上限迅速放寬到49%﹔2007年12月,越南放寬匯率管理,將越南盾對美元的匯率浮動區間由0.5提高到0.75,2008年3月提高到1%,5月又提高至2%。如此快的金融開放過程,吸引了大量外資特別是國際熱錢的流入,造成了巨大的金融泡沫,為國際投機商施展“提款機戰術”,套取巨額利潤提供了便利,越南金融風險陡增。然而,越南政府顯然沒有意識到這種風險。2008年1月在紀念越南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一周年的論壇上,越南副總理范家謙興奮地說:“實際上,我們所開放的市場比對世貿組織所承諾的更快更寬,而這一切首先是為了國民經濟的發展”,“下一步,越南要繼續加快國內經濟革新的進程”。[ 轉引自吳金勇、袁瑛:《越南遭遇經濟危機》,載《商務周刊》2008年6月20日。]可是,兩個多月后,越南就發生了嚴重的金融動蕩。
越南的教訓表明,金融改革不能急於求成,新自由主義的金融觀也不適合發展中國家,把握好改革的節奏和次序,循序漸進地探索符合本國實際的具有本國特色的金融改革之路才是上策。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將鄧小平關於金融改革的思想運用到金融改革的實踐中,保証了我國金融改革沒有發生大的問題,特別是成功抵御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實現了金融改革的平穩推進,為社會經濟全局的發展和進步提供了可靠保障。同時,應該看到,我國金融業也還存在不少問題,必須予以高度重視。這次的越南金融動蕩表明,金融改革之路並不平坦,稍有不慎就會引發嚴重后果。在我國今后的金融改革過程中,肯定還會遇到許多新問題,有些問題或許會比較尖銳和棘手。繼續深入學習和研究鄧小平關於金融改革的思想,特別是仔細體會和認真借鑒其中蘊含的方法論啟示,對於我們解決好這些問題大有裨益。
(原載《廣東行政學院學報》第20卷第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