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永遠的戰士——記山東省沂源縣張家泉村原黨支部書記朱彥夫(下)

2014年04月02日14:24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永遠的戰士

用重殘之軀撐起一個村庄

時隔60多年,走進張家泉村,到處都是朱彥夫當年留下的痕跡。龍王廟大口井、“趕牛溝”防洪洞、夜校舊址、壯觀的梯田……25年的村支書生涯,朱彥夫拖著17斤重的假肢,走遍全村的山山水水,為老百姓的生活東奔西走,一個重殘軍人撐起了整個村庄。

在張家泉村人心中,朱彥夫是最關心群眾疾苦的好書記。村民張太元說,全村父老鄉親幾乎都受過朱彥夫的資助,他每個月36元的傷殘撫恤金成了全村人的“小金庫”。

朱彥夫工作起來很較真兒。為了摸清村干部工作匯報是否屬實,又要避免鄉親們的左扶右攙,他決定晚上出去勘察。村裡南山腳下那條溝,足有五六米寬,溝裡布滿大大小小的石塊,這條“塹壕”讓朱彥夫吃盡了苦頭。上山容易下山難,朱彥夫干脆順著山坡滾下來,結果全身是傷。妻子陳希榮心疼得不得了,可朱彥夫像是有了一個新發明,興奮不已:“原來滾坡速度這麼快!”

朱彥夫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在朱彥夫的日記中,有一篇大隊黨支部“洗澡”記,“洗”出了100條問題,最多的人達到51條,朱彥夫本人也有4條。“殘廢也容易使人產生僥幸心理,滋長居功驕傲情緒,如果不嚴防戒備,也會變成壞事。”朱彥夫要求自己時刻用毛澤東思想去化驗、衡量和透視思想上的“敵人”,從而抓住要害,消滅它。

朱彥夫公私分明,從不貪一分便宜。朱彥夫的四女兒朱向欣回憶,有一次,正在地裡干活的大嬸掰給她四個青玉米,玉米還沒煮熟,朱彥夫拄著拐杖進了家門。“誰給的玉米?集體的東西為啥給咱?”朱彥夫的語氣很嚴肅,“我家有特等殘廢,但不允許出特等公民。如果我家出了特等公民,我哪裡還有臉管別人?”最后,硬是從鍋裡撈出四個濕漉漉的玉米,還給了公家。

殘臂寫出53萬字自傳體小說

寫作,源於指導員臨終前的一句囑托:“隻要你能活著回去,就要想辦法把我們的英雄壯舉照實記錄成文,傳給今人后代……”

“這件事一直裝在我心裡。”1996年,朱彥夫第一本自傳體小說《極限人生》問世。7年,33萬字,朱彥夫用汗水、用淚水、用赤心、用生命寫出了這本時代巨作。他也因此被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

對於一位從未進過學堂、沒有手腳的人來說,寫作要付出比常人多幾倍的代價!見過他寫字的人都認為,那不是在書寫,而像是用其全部身心在拼命捕捉、揉搓一隻躍躍欲飛的蟬虫。有時為了一個詞甚至一個字,他會搬來字典,一查就是幾十分鐘、幾個小時。

1999年,朱彥夫出版了第二部20萬字的自傳體小說《男兒無悔》。“讀者能從中感悟到先烈的不屈、殘廢軍人的自強、共產黨人的凜然正氣,從而汲取做人的力量,那麼我也就不會因空耗時光而羞愧了。”朱彥夫說。

朱彥夫還是名副其實的“報告大王”。自1952年第一場報告起,他作的報告場數達1000余場。他隻想做一粒火種,重新點燃那些因種種原因而暗淡下來的生命之火。

命運給了朱彥夫太多的苦難,但他始終以戰斗的姿態面對。在一場報告會上突然倒下的朱彥夫,雖然身體又受重創,但精神依然挺立。他說,隻有最大限度地向社會貢獻自己的潛能,才能使自己的人生重新充滿光明!(記者 龔亮 趙秋麗)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