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時代楷模>>朱彥夫:農村黨支部書記的榜樣

(以先鋒模范為鏡)

鄉親們 怕並愛著他——記山東省沂源縣張家泉村原黨支部書記朱彥夫(下)

記者 徐錦庚 卞民德

2014年04月02日08:5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妻子陳希永在世時,曾開玩笑說,朱彥夫身上長了“瘆人毛”,誰見了都怕。

這話一點都不夸張。有一回,鄰近村庄的兩兄弟動了手,誰也勸不住,隻好請來朱彥夫。朱彥夫剛一露面,弟兄倆就偃旗息鼓,握手言和。

無論是妻子兒女,還是父老鄉親,對朱彥夫怕在表面,愛在深處。怕他,不是因為他的殘軀,而是因為他為人公道、鐵面無私﹔愛他,是因為他心裡始終裝著別人,卻唯獨沒有自己。

朱彥夫說——

咱家有特等殘廢這一個“特”字就夠了,絕不容許再有一個特等公民

百善孝為先。朱彥夫是出了名的孝子,他不願待在榮軍醫院,一是不想當“寄生虫”,二是為了侍奉娘。吃飯時,娘不動筷子,他不碰碗。說話時,娘嗓門高起來,他頭會低下去。

就是這樣一個人人翹大拇指的大孝子,卻干過兩件“大不孝”的事兒。

從榮軍醫院回村不久,為幫村民掃盲,朱彥夫打算在自家辦個圖書室。房子騰出來了,買書的錢也湊齊了,可書架卻沒著落。朱彥夫想來想去,竟然打起了娘的壽材板主意。那時,農村老人哪怕吃不飽、穿不暖,也要早早備好壽材板。這東西,在老人眼裡金貴著呢。朱彥夫剛一張口,老人眼淚扑簌簌地掉:“什麼都依你,這個不依。”

朱彥夫跟娘斗起心眼,一連幾天憋在屋裡,不吃不喝,妻子叫他不答,弟弟叫他不理,老娘叫他不應。最后,還是娘讓了步。圖書室順利開張,他給娘磕了一個響頭。

娘去世時,朱彥夫又干了件不孝的事兒。1975年秋,75歲的老母親患肝癌晚期。當時,沂源剛開始推行農村殯葬改革。庄稼人祖祖輩輩都是黃土埋身,哪個願意讓一把火給燒了?

老人臨終前,拉著兒子的手,千叮嚀萬囑咐:千萬別把她燒了,要讓她入土為安。朱彥夫哭著答應了。

沒想到,老人一閉眼,朱彥夫就讓老大隊長張茂興去辦火化手續。張茂興不肯去,村裡人也說,該讓老英雄的母親土葬。朱彥夫哽咽著蹦出一句話:“咱是公家的人,又是黨員,咱不帶頭誰帶頭!”

張家泉人都記得,送葬那天,朱彥夫用殘臂捧著娘的骨灰盒,聲淚俱下:“娘啊,兒子不孝,對不住您。等兒子到了那邊,再去伺候您!”

對自己的親人,朱彥夫“無情”得近乎殘忍。他不止一次對家人說:“咱家有特等殘廢這一個‘特’字就夠了,絕不容許再有一個‘特’字——特等公民!”

打從跟了朱彥夫,妻子陳希永就沒享過福。上有老婆婆,下有6個孩子,加上照顧朱彥夫,她天天忙得團團轉。朱彥夫當上支書后,陳希永的活兒更多了,但生產隊裡她幾乎沒缺過勤,就是懷孕期間也沒落下。

“母親是日照海邊長大的,不會推獨輪車,常常連人帶車翻到一邊。”兒子朱向峰打小就看見,母親沒有閑的時候。“后來才明白,不是父親不心疼母親,而是要給鄉親們一個交代,在鄉親們面前說話有底氣。”

下一頁
(責編:楊麗娜、高雷)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