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徐錦庚 卞民德
2014年04月02日08:5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鄉親們說——
他是俺們的貼心人,也是俺們的恩人
在張家泉,若說家家戶戶都受過朱彥夫的幫襯,一點不夸張。那年月,誰家吃不上飯了,朱彥夫就讓妻子把口糧送過去﹔誰家有人生病了,他就拿出自己的傷殘金接濟……
說起朱彥夫的幫助,65歲的張吉才滔滔不絕。他們兩家院子隻隔一道矮牆,家裡有啥好吃的,朱彥夫就讓妻兒給他家送去,或者干脆隔著牆頭喊一嗓子遞過去。張吉才的孩子和父親患病時,朱彥夫多次上門探望,並給張家留下錢。“他照顧俺的面子,說是借給俺用。后來家裡條件好轉,俺幾次還錢,他怎麼都不要。”
國家對傷殘軍人一直有照顧,年年都向朱彥夫供應紅糖、白面等物品,朱彥夫轉手就送給村裡的老人和困難戶,家人卻難得嘗到一口。張家泉人都知道,凡是朱彥夫家裡有的,村裡幾乎家家都會有﹔村裡家家都有的,朱彥夫家裡未必有。
由於要照顧朱彥夫,陳希永很少回娘家。有一年她回日照老家探望老人,回來時捎了兩大筐咸魚。那個年代缺吃少喝,沂源又是山區,這樣的美味難得見到,6個孩子饞得直流口水。
朱彥夫一看樂了:“快過中秋節了,村裡啥都沒有,正好把咸魚分給大家過節。”他讓妻子把咸魚分成58份,每份大小搭配3條,留下一份給娘和孩子們嘗嘗鮮,其余57份給各家送去。送到最后卻傻了眼:少算了一戶。陳希永隻好從家裡那份中取出兩條大的,送到了最后一戶蔡明顯家裡。
那年中秋節,家家戶戶飄著魚香,朱彥夫一家9口圍著一條小魚,誰都不舍得動筷子。
大女兒朱向華還記得,上世紀60年代鬧飢荒,家裡來了4個討飯的。“就住在我們家裡,有一次母親擀了面條,分量不多,討飯的正好回來,母親就讓他們上桌吃面條,我們幾個小孩隻好啃地瓜干,心裡可委屈了。”
朱彥夫對父老鄉親的愛,絲毫不輸於對家人的愛。“他是俺們的貼心人,也是俺們的恩人。”這句話,正是父老鄉親給朱彥夫最好的評價。
兒女們說——
有父親在,誰也別想佔集體的便宜
“不管怎樣,我不能抱任何僥幸心理,別人指出的灰塵要洗,別人不指出,自己要經常照照鏡子,透視一番、化驗一番,主動把灰塵洗掉。”這是1965年9月30日,朱彥夫在日記裡寫的一段話。
看到這段日記,我們會心地笑了:多麼熟悉的字眼!與習近平總書記說的“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話十分相近。
朱彥夫行動不便,經常在家裡辦公,隻要是公社或者縣上來人,他就在家裡招待,錢都來自朱彥夫的傷殘金,從來沒到村裡報銷過。
有時家裡沒錢了,朱彥夫也不讓妻子到村裡支,隻管擺擺手臂。陳希永明白,這是讓自己趕緊去准備飯菜,至於怎麼弄出來,朱彥夫可不管。知道丈夫的脾氣,陳希永麻利出門賒來肉和菜。
擔任村支書25年,朱彥夫從沒拿過村集體好處,更沒吃過群眾一頓飯。張家泉惟一吃著“國庫糧”的朱彥夫一家,卻成了全村欠債最多的戶。
朱彥夫的家教,在張家泉也是出名的嚴。四女兒朱向欣6歲那年,跟奶奶到山上拔豬草。生產隊的一位大嬸瞧見了,隨手掰了4個玉米棒,非要讓小向欣嘗個鮮。
事后朱彥夫勃然大怒,逼著小向欣把玉米送回去。“我覺得沒偷沒搶的,干嗎要送回去啊,父親的拐杖敲得當當響,說‘集體的東西,誰也不能佔便宜’,我隻好哭著把玉米送了回去。”
在農村,婚喪嫁娶隨份子是常事。誰家有紅白喜事,朱彥夫和妻子從來沒落下。為了不讓村民送禮,朱家6姐弟結婚卻成了秘密,沒人知道是哪天的事,更別說隨份子。朱向峰結婚前,女方父母聽說親家不讓擺酒席,覺得沒面子,不同意。朱向峰靈機一動,教未婚妻一招:在家裡光哭不吃飯。做父母的心疼閨女,隻好遂了他們的意。
是鐵漢,卻也最柔情。姐弟幾個開始不理解父親,直到成家立業、為人父母后,才慢慢讀懂父親藏在心底的愛。
從1987年起,無手無腳的朱彥夫用嘴咬著筆、用殘臂抱著筆,耗費7年,用去約半噸稿紙,寫成33萬字的自傳體小說《極限人生》。1996年7月,朱彥夫拿到書那天,在扉頁上寫下所有犧牲在朝鮮戰場的戰友名字,雙膝跪地將其點燃,告慰戰友們的在天之靈。他又把6個兒女召集到身邊,在書的扉頁上簽上自己名字。“以前一心隻顧村裡事,對你們關心不夠,連結婚都沒有像樣的東西。這本書算是爹給你們補的嫁妝吧!”
2010年,照顧朱彥夫一生的陳希永去世。朱彥夫不顧風俗,堅持給老伴披麻戴孝,幾天沒吃沒喝,哭聲撕心裂肺。“老陳啊,你可別撇下我走了。你等著我,我很快就去了,咱倆再一起生活。”
朱向華邊說邊流淚:“父親說他一輩子隻做了3件事——‘槍杆子、鋤杆子、筆杆子’,但每一件事對他來說都特別不容易。現在他年事已高,身體也大不如前,隻希望他能多活幾年,多讓我們盡盡孝心。”
《 人民日報 》( 2014年04月02日 04 版)
上一頁 |
相關專題 |
· 朱彥夫:農村黨支部書記的榜樣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