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彥夫下地察看墒情。資料圖片
朱彥夫在家中寫作。 資料圖片
朱彥夫,今年81歲的退休村支部書記,63年前,年僅18歲的他在朝鮮戰場上失去了雙手雙腳和一隻眼睛。這樣一位重度殘疾的戰地英雄,本可以在榮譽軍人療養所安度一生,但朱彥夫毅然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張家泉村。他不但走出一條自食其力的生活道路,還當上了村支部書記,25年來帶領鄉親徹底改變了家鄉貧窮落后的面貌。
乍暖還寒的3月,記者來到地處沂蒙山腹地的張家泉村,追尋這位身殘志堅、以帶領鄉親致富為己任、不斷挑戰人生極限的偉大戰士不平凡的人生故事。
沒手沒腳的朱書記總走在大伙兒前頭
面前的朱彥夫,因患腦梗塞癱瘓在床。他戴著墨鏡,白襯衫上每顆紐扣都扣得整整齊齊,床上的軍裝整齊地擺放著。這是他作為軍人的習慣。
雖然已經退休32年,但是朱彥夫現在最關心的事情,還是村裡的生產和發展狀況。這裡傾注了他最多的心血,是他為之獻身的事業。
20世紀50年代的張家泉村,籠罩在一片飢餓、貧困之中。山窮水惡、荒僻落后是一個原因,村級領導班子缺乏責任心和戰斗力更是一個重要原因。在這山窮水盡之際,鄉親們把希望寄托在回鄉后一門心思給大伙兒辦好事的朱彥夫身上。
1957年春,年僅24歲的朱彥夫當上了村支書。“有點兒‘逼上梁山’的味道。”朱彥夫回憶說,只是沒想到,這班崗,一站就站了整整25年。
說干就干。在那個飢餓的年代,朱彥夫總想著在土地上做點兒文章。由於山洪泛濫,洪水漸漸將村子周圍沖出三條大溝,溝越來越深,越來越寬,還將僅有的土地分割得七零八落。
“能不能用石頭把溝棚(編者注:搭成棚狀)起來,讓水從下面流,上面墊土成田,與兩邊農田連成片?”朱彥夫眉飛色舞地把想法說給鄉親們聽。
“祖祖輩輩在山溝裡刨食,你能整平?”“這溝荒了幾輩子,也能治?”有人小聲嘟囔。
“事在人為嘛!再說,干這項工程也不是盲目蠻干。”朱彥夫料到了大家的顧慮,他詳細說明了具體施工方案和治理后增加的效益。
“我這個殘廢都不怕,你們怕啥?”在治溝那陣子,朱彥夫天天都泡在工地上。
“有一天,他實在太累了,摔倒在地上,頭和手臂都磕破了,假肢連接處血肉模糊。我趕緊把他背起來,想送他回家。他就用胳膊使勁打我的耳朵,在我背上大吼:‘大家都在干,我能回去嗎?’我隻好把他放下來。看著他這個模樣,大家都心疼得流下了眼淚。”和朱彥夫搭檔24年的時任副大隊長張茂興現在說起,還忍不住聲音哽咽。
一個冬天下來,終於棚起了一條寬5米、深1米、長1500多米的地下暗渠。荒廢的山溝最終變成了40多畝平展的良田,當年就產糧5萬多斤。
“棚山溝、治山造林、打深井、拉電線……這麼多大工程,說出來都不敢相信是個殘疾人帶頭干出來的。”張茂興說,提起朱彥夫,村裡沒有一個不豎大拇指。
從最初的“好胳膊好腿的都干不好,你能干好嗎?”到“這都是朱書記造的福啊!”朱彥夫用他鋼鐵般的意志和一項項民生工程拉直了張家泉村老百姓心中的問號,成為了鄉親們心中永遠的朱書記。
相關專題 |
· 朱彥夫:農村黨支部書記的榜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