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農村黨支部書記的好榜樣

——記山東省沂源縣西裡鎮張家泉村原黨支部書記、特等傷殘軍人朱彥夫(上)

2014年04月01日13:59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農村黨支部書記的好榜樣

朱彥夫(左二)經常深入田間地頭,察看墒情。 (資料圖片)

朱彥夫(右二)在給某部官兵講革命傳統教育課。 仇成梁攝

右臂偏癱后,81歲的朱彥夫用鐵圈套在左臂上,插著一支筆堅持寫作。 仇成梁攝

朱彥夫(左)與鄉親們親切交談,征求群眾對黨支部工作的意見。 (資料圖片)

清風送爽,萬木扶疏,沂蒙山的春天如期而至。一個沂蒙赤子的感人故事,隨著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的春風,傳遍齊魯大地,感動大江南北。朱彥夫,志願軍特等傷殘軍人,他不甘在榮軍休養所享受特護“頤養天年”,返回貧窮的家鄉沂源縣西裡鎮張家泉村。他自強不息,無私無畏,勇挑黨支部書記重擔,以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和執著追求,帶領鄉親們戰天斗地,創造美好生活,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基石,無愧為農村黨支部書記的杰出代表和榜樣。

一個沂蒙山的兒子,就應該有山一樣的品格、山一樣的堅韌、山一樣的胸懷!

——朱彥夫

不是親眼看到朱彥夫傷殘之嚴重,你根本想象不出他幾十年自強自立,帶領鄉親們學習文化、鏟除愚昧、治理荒山、興修水利、填溝造田甚至興建電力有多艱難。

1947年,14歲的朱彥夫參加解放大軍,在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的百余次戰斗中度過了少年時光。還沒容他脫下征衣回到母親懷抱,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鼓擂響了,17歲的朱彥夫義無反顧地跨過了鴨綠江。1950年12月,朝鮮長津湖畔奪取並堅守250高地的慘烈戰斗中,全連打得隻剩下朱彥夫一個人。當他從昏迷中醒來,一個冰涼的物體正挂在嘴邊,飢渴難耐的他張口吞進肚裡,卻不知那是自己的左眼球!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酷寒,把他的雙手雙腳凍成冰坨,憑著堅韌的毅力他向北方爬去……

93天后,祖國已是草長鶯飛時節。起死回生的朱彥夫睜開右眼審視自己,曾經生龍活虎的身體已經成了沒有手腳的“肉轱轆”,他從此成為吃喝拉撒都受到特殊護理的特等傷殘軍人。憤怒、悲哀、絕望之后,他開始向人生高地發起堅韌不拔的沖鋒。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朱彥夫說,“優越的專護條件使我意識到,隻要生活在休養所裡,我將永遠是全殘全廢的寄生人。我必須離開這裡,回到生我養我的土地上,重新找回再生的本領。”

1954年春節過后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朱彥夫坐著獨輪車,回到了魂牽夢繞的故鄉山村。后來,經過煉獄般脫胎換骨的磨礪,年輕的朱彥夫不僅重拾吃喝拉撒穿衣行走等生存本領,而且還磨煉出簡單的勞動技能﹔再后來,一位善良的姑娘被英雄的傳奇故事和崇高信念吸引,把自己的一生與朱彥夫結成一體,朱彥夫投入全身心造福家鄉父老的故事也從此開始。

村裡的老人告訴記者,朱彥夫沒當村黨支部書記前,就在村裡辦了件“開天辟地”的大事情:辦學施教。上世紀50年代的山裡人扁擔倒下不識“一”,貧窮蒙昧缺文化。一門心思為家鄉辦實事的朱彥夫,憑著在部隊上掃盲班和后來用兩隻手腕從字典裡“摳”出來的千把字,在沂源山區辦起了第一間農民夜校。每當夜幕降臨,從各家各戶飄出的一盞盞或明或暗的小燈籠,像一雙雙求知的眼睛,閃爍著匯聚到夜校,匯集成一團光明,照亮了這曾經荒僻愚昧的土地。

“朱老師”授課絕對是那個年代全國講台上板書難度最高的:兩隻手腕緊緊夾住用子彈殼插著的粉筆,多寫幾個字,彈殼鋒利的邊緣就會嵌進肉裡,鑽心地疼﹔站的時間長了,套在假肢裡的斷腿處失去了知覺,一不留神就摔倒在地﹔夜校離家2裡山路,晚上踟躕而行不知摔倒過多少次,有一次摔掉了假肢,他硬是爬到了教室……

老人們說,700多個夜晚,無論雨雪風霜,“朱老師”沒缺過一次課,當時隻有500多人的小村庄,竟有100多人學會了寫信、看書、算賬,10多人先后當上了生產隊會計。65歲的張吉才,就是在夜校裡學會識文斷字,后來也當上村干部的。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