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四任總理記者會 鏗鏘有力也關情

2014年03月13日07:46   來源:京華時報

原標題:四任總理記者會 鏗鏘有力也關情

李鵬 兩屆任期共回答124個問題

1993年3月31日下午,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和幾位副總理准時出現在人民大會堂三樓中央大廳的記者招待會現場。

據第八屆全國人大新聞發言人周覺回憶,當時李鵬坐在中間,他的右邊是朱镕基,左邊是鄒家華,朱镕基旁邊是錢其琛。當天,近600名中外記者參加了新聞發布會。

有記者提問李鵬,“在今后五年任期內,您最關注的問題是什麼,主要要實現的目標是什麼?”

李鵬回答說,這一屆政府首要任務是發展經濟,“我們要致力於改善人民生活,特別要關心那些現在還沒有解決溫飽的群眾的生活。”當天的記者招待會共進行了1小時05分鐘。

這場記者招待會,對李鵬而言,並非首次。早在1991年,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李鵬,就受七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發言人周覺的邀請,首次成為記者招待會的主角。

實際上,如果把代總理的任期也算上,李鵬擔任總理的時間實際上將近11年,其間他作過11次政府工作報告,也是在全國人代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次數最多的總理。

李鵬任期內,總理記者招待會持續時間約為1個小時,一般內地、港澳、台灣和外媒各有一次提問機會。其兩屆任期內,共在兩會記者招待會上回答了124個各類問題,其中經濟問題有20個,佔到16%。

一位外國記者評價李鵬總理很“嚴謹”。在1988年的記者招待會上,有記者請李鵬總理“不帶政治味”地談談人生信條。李鵬回答說,“我非常欣賞實事求是這句話,希望做事情不做則已,一旦要做,就要把它做到底。”

朱镕基 不要提前安排,問題隨便提

兩會上的總理記者招待會的制度化、常態化始於李鵬,而記者招待會真正成為兩會的重頭戲,則是從朱镕基任期開始。

此后,總理記者招待會不僅成為總理個人口才、風採的展示平台,更成為向全世界展示中國政策和主張的窗口。記者招待會的時長,也增加到兩個小時至兩個半小時左右。

據了解,設置總理記者招待會的最初之意,是提供一個採訪機會給境外媒體,讓其更多地了解中國的內政外交政策。而這一點在朱镕基總理的記者招待會上得到充分體現。

全國人大新聞局原局長周成奎曾表示,1998年,在准備朱镕基記者會的過程中,朱镕基曾定了兩條規矩:第一,要盡可能把提問的機會給境外記者,因為內地記者見面機會多得很;第二,不要事先安排,記者提什麼問題都可以。

朱镕基的直言到什麼地步?1998年的總理記者招待會上,有記者問朱镕基,“人們稱您為‘經濟沙皇’等,您有何感想?”朱镕基直言回答“我都不高興。”

隨后,朱镕基發表了一段振聾發聵的就職感言:“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將一往無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2000年3月15日,朱镕基在記者招待會上做了深情“告白”,“我隻希望在我卸任以后,全國人民能說一句,他是一個清官,不是貪官,我就很滿意了。如果他們再慷慨一點,說朱镕基還是辦了一點實事,我就謝天謝地了。”

2002年最后一次記者招待會上,朱镕基總理近十次重復“有信心”、“我堅信”,並用鏗鏘的聲音說:“我們問心無愧!”

相關新聞


總理記者會 如何答反腐?|總理記者會16年來主要反腐提問

總理記者見面會上誰在提問?

細數總理記者會之“最”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