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的工資都為房價打了工”
趙小樂(化名)是2008年通過公務員考試進入北京一家單位的。當時他剛大學畢業沒房子,單位給他找了一間30多平方米的房子住,由於是機關的房子,房租相當便宜,一個月才500元,而且離單位很近。但這個房子是單位的周轉房,產權是單位的,不能賣給個人。
趙小樂也問過單位領導:“將來是不是還可以分到房子?”領導的回答是:“先等著吧,有別人的,一定會有你的。”
趙小樂是從一個小城市考出來的,父母都有退休金。3年前,父母拿出60萬元積蓄,對他說,兒子,如今你在北京工作也穩定了,也有了對象結婚了,一切都不錯,唯一缺少的就是房子,我們省吃儉用這麼多年,這是僅有的積蓄,你先拿去買房子吧!“父母說得很坦誠,但我心裡覺得特別不忍心,不願意用一套房子把父母一下子掏空了,他們還要養老,還要過日子。”趙小樂猶豫了很久,還是拒絕了父母:“我們單位將來還有機會分房呢!這錢你們先留著。”
但是,令趙小樂后悔的是,不但單位分房遙遙無期,北京房價也一漲再漲,“幾年的工資都為房價打了工,兩個人不敢吃不敢喝,更不敢買票去聽音樂會、看話劇,看場電影、出去吃個飯都要下點決心,覺得奢侈了一把。”趙小樂說,他們單位屬於清水衙門,不是有實權的部門,來求著辦事的人少,平時吃請送禮的人幾乎沒有,因此,“工作之外沒有什麼油水。”
趙小樂說,他在單位工作了將近6年,副科級別,但目前的工資七扣八扣,拿到手裡的隻有4900元,他妻子在一家企業上班,比他的工資還要高,有6000多元。“有人說,房價把中國的年輕人變成中年人,在房價的重壓下,不敢出去旅游,不敢聽音樂會,不敢追隨自己的夢想,而像拉車的老牛一樣,絲毫不能鬆懈。”趙小樂覺得這種狀態說的就是他。“房子要分就分,不分就告訴我們,然后漲點工資也成。現在房子就像我面前的胡蘿卜,看得著,夠不著,心裡還老想著,錯過了買的機會,也一直沒有分到手。”
趙小樂研究生畢業,又工作了6年,已經年過30歲。“30平方米的房子,再把父母接來,根本轉不開身子,養孩子是做夢。如果幾年前接受父母的饋贈就好了,現在就不會有這麼多麻煩了。”對於未來,趙小樂的想法是,先租一個大一點的房子,然后死等下去,看別人騰退出來的房子何時能夠輪上自己再說。“貸款買房子,我們的生活狀態一樣會很窘迫。”他說。
“不用還貸做房奴,非常幸福滿足”
在山東沂蒙山區某鄉鎮工作的明朗(化名)今年30多歲,是一名在共青團機關工作的公務員。每天早上,開車從縣城到鄉鎮上班需20分鐘。
在小縣城,公務員是一個令人羨慕的職業。明朗的工作穩定,工資雖說不高,但在當地是屬於中上等的水平,雖然工作也經常加班,還是有時間發展自己的愛好。而且在家鄉工作,家裡有事情需要幫助回去也方便,親戚朋友也會經常聚在一起。和大城市高節奏、高壓力的生活相比,這裡節奏慢一些,事情少一些。
在縣城生活工作還有一個特點是消費低,比如說房價,同樣質量的房子,在北上廣幾萬元一平方米,在小縣城隻需兩三千元一平方米,雖然房價一直在漲,漲得也慢一些,國家調控房價對小縣城的影響也不大。“2006年買的房子,120多平方米,購買加裝修一共花了30萬元。”那時候明朗剛剛結婚,還沒有多少積蓄,主要是依靠雙方的父母拿錢買的房子。
“以前看新聞,說國際貨幣基金統計,將房價與收入作對比,2012年全球十大房價最不可負擔城市中,中國佔了7個,其中上海的房價和日本東京持平,不過上海的人均收入隻有東京的1/8。這樣看來,能在自己的家鄉從事一件自己喜歡的工作,有自己的房子,不用去還貸做房奴,非常幸福滿足了。”明朗說。
不過,在縣城也有許多比不上在大城市工作的方面。“在大城市能夠享受更好的醫療,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而且在大城市可以建立更廣闊的人脈,有更多機會去鍛煉工作能力,提高工作的經驗。”明朗剛參加工作的時候,也很羨慕有些同學去了大城市工作。
不過這幾年房價漲幅很大。“大城市的同事有些后悔當時沒有買房子,到了成家立業有了孩子的年紀,反而更羨慕在小縣城工作的人了。”明朗對比這些年的變化說。(桂杰 谷新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