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綜合報道

中國控煙向領導干部開刀

2014年01月10日08:3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安徽省一名大學生村官表示:“如果領導在公共場合吸煙了,我們看到以后該怎麼辦?直接把煙掐了嗎?誰來監管是要考慮的一個問題。”

南寧某市直機關的辦公室副主任的疑問是:“領導在個人辦公室悄悄吸煙,是聞到煙味就罰,還是‘抓現行’才罰?”

另外,過去,公款買煙往往以會議費、餐飲費、辦公用品費的名義支出,成為監管、審計的難點。葉青認為,可以從煙草公司、煙草銷售店來查,“查他們的發票,看銷往哪裡,就知道是不是公款買煙。”

細化規定也很重要,“各地應該出台一些具體規定,比如詳細規定在哪些地方、哪些時間段官員不能抽煙。戒煙當然不容易,不過,身為領導干部,就要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就要更能忍一忍,要以身作則執行中央規定。要求老百姓做到的,官員首先要做到。”葉青說。

監督也是一柄利器,群眾監督才是最好的“禁煙藥”。此次兩辦的《通知》明確指出,各級領導干部要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

廣西一公務員還提議,是否也參考動車的做法,在辦公室安裝報警裝置,讓“躲著抽”的人無處可藏。

華東師范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文軍建議,公眾和輿論監督的渠道要力保暢通有效,各項制度、典型案例應定期公之於眾,讓群眾看到成果,敢監督、常監督。

在嚴厲的禁煙令面前,山東省一名干部說,為了一根煙出洋相、受批評、挨處分,不劃算。左思右想,他准備戒煙。

④放下手中的煙

提升健康和形象

在1988年舉行的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上,紅線女在會場遞條子勸在主席台上的鄧小平莫吸煙,小平同志隨即將煙熄滅,這一細節被寫入報道,傳為佳話。

25年后的2013年的歲末,兩辦印發《通知》要求領導干部帶頭在公共場所禁煙。

可是,在媒體近期的一些暗訪中,發現一些窗口單位和辦公場所,仍然能看到抽煙的身影。這樣的艱難拉鋸,反映出的,是控煙之難。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新聞發言人姚宏文日前在國新辦發布會上指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煙草生產國和消費國,也是受煙草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全國吸煙人數超過3億,7.4億非吸煙人群遭受二手煙危害。每年有100多萬人死於吸煙相關疾病,約10萬人死於二手煙暴露導致的相關疾病。

都知道抽煙有害健康,但是,在很多人眼裡,抽煙不僅是個人習慣,也是一種有效的社交手段。小小一根煙,被賦予了更多含義。

“再比如許多影視片中,很多主人公,都是手中夾著一支煙,煙霧繚繞中,好思路就出來了。這樣的引導,讓人們對抽煙增進了親近感。”葉青說。“但是,現代公務員的形象應該是健康向上的,通過禁煙等規定,對一些年輕的公務員,有很大約束力。我們知道,很多年輕人起初煙癮並不大,在工作中才慢慢上癮,現在從領導開始就控煙,有助於讓年輕的公務員知道什麼是健康的公務員形象,該怎麼來正確約束自己,從長遠來看,是有好處的。”

此番從領導干部帶頭推行控煙,相信除了極少數煙癮確實很大者外,多數人會在限令之下,逐漸減少吸煙的數量、頻率,這樣一來,不僅有益於自己的身體,也清新了周邊環境的空氣,讓更多的人不必受二手煙的侵害。

“我們的干部作風正在一點一滴得到淨化,在中國尚無專門控煙禁煙立法的背景下,通過自上而下的行政示范,有助於倒逼一些領導干部戒掉‘權力煙癮’,改進形象,干淨做官,干淨做人。”葉青說。(記者 葉曉楠 制圖:潘旭濤)

上一頁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