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報早讀>>熱點·視點·觀點

這些年,我們“出口”的漢語詞匯

於國寧

2013年12月02日08:4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Tuhao土豪”有望攜手“Dama大媽”以單詞形式收錄進《牛津英語詞典》,這則消息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關注。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牛津英語詞典》中有二百余個包含中文淵源的詞匯。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許多漢語借詞已經在英語詞匯系統中佔據了一席之地,成為其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種類繁多的漢語借詞

“ganbu(干部)、guanxi(關系)等詞多年以前就正式進入了《牛津英語詞典》﹔tofu(豆腐)、Peking duck(北京烤鴨)、chow mein(炒面)已進入了外國人的日常生活用語﹔cheng-guan(城管)、dia(嗲) 等詞也在英語中產生了一定影響。”南開大學漢語言文化學院的冉啟斌副教授介紹說。

實際上,英語中各類漢語借詞不斷涌現。代表中國歷史文化的詞語,如:Confucius(孔子)、Laozi(老子)、Tao(道/道教)、Tao Te Ching(《道德經》)、feng shui(風水)、Mandarin(官話)……這些詞語已經進入到英語的日常詞匯中。文體娛樂方面:“kongfu(功夫)、Tai Chi(太極)”等詞更是隨著中國功夫電影的傳播而廣為人知。政治經濟方面:“lianghui(兩會)”一詞,是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最早帶頭使用,漸漸地,這個詞逐漸成為了各大國際媒體的通用詞匯﹔我國的貨幣單位jiao(角)和yuan(元)也已被收入英語詞典,有趣的是, yuan這個詞在英語中又經歷了詞義范圍擴大的過程,現在,yuan還可以用來泛指錢(money)。

漢語詞語的“英化”過程

其實,漢語詞語進入英語詞匯系統,或多或少地都需要經過一定的“英化”改造。改造方式有音譯、意譯、音意合譯和音譯加詞綴。例如,漢語拼音“太空”(taikong)和希臘詞“nautēs”(航行者)組成英語單詞taikonaut(太空人),主要用來指中國航天員,現已收錄牛津詞典中。而最先由海外華人創造的中式英語“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採用了直譯的方式,如今這個詞已經成了英美國家裡不少人打招呼的常用語。

同時,漢語詞匯進入權威英語詞典也需要經過一定的審核。“所有詞語被收錄於詞典之中時,都要考慮它的通用程度和使用頻率。”牛津大學出版社雙語詞典項目經理朱莉·克裡曼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將外來詞加入詞典的時候,通常要考慮多種因素。“形象化地說,就是要看母語為英語的人能否十分自然地去使用這些詞匯,‘外來語’的感覺是否在逐漸弱化。如果一個詞被媒體廣泛使用,而不僅僅是出現在某篇報道之中,我們肯定會考慮收錄它。另外,將漢語詞匯納入英語詞典時,還需要考慮這些詞語的直觀程度,像‘guanxi(關系)’、‘hukou(戶口)’這樣的詞語在我們看來就挺直觀的。”

如今,越來越多的漢語流行詞匯有望被收錄在英語詞典之中。像maotai(茅台)、Peking opera(京劇)……這些詞語在母語為漢語的群體中有著相當的影響力,那麼,它們“出口”后,在英語中也能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嗎?這還有待進一步的觀察。

下一頁
(責編:王金雪、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