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7日09:0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 |
|
養老問題再次成為香港的熱門話題。一則因為香港面臨人口老齡化挑戰,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的推算數據顯示,香港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將由2011年的13%顯著上升至2041年的30%。二則,港府剛剛公布的貧困線標准統計結果顯示,2012年全港共有102萬貧困人口,佔總人口的15.24%,其中老年人有30萬,佔全部老年人口的1/3。養老,特別是貧困老人的養老,已成為香港需要下更大工夫的問題之一。
回廣東,照領“生果金”
在香港,隻有公務員退休有長期退休金,其他老人退休時隻能從企業一次性領取一筆補償金。香港人的養老保障來自覆蓋率高達85%的“強積金”制度。2000年,特區政府主導建立了“強積金”制度,即雇主和雇員各自供款5%,存在個人戶頭中交給第三方基金公司打理,並由雇員向其交納管理費,到65歲時雇員可以一次性支取自己的本金及其收益。
特區政府也有專門針對老人群體發放的“生果金”。“生果金”是高齡津貼的俗稱,取意為這筆錢是給長者用於購買水果之用。政府對65歲至69歲的老人申請生果金設立了資產限額,資產高過限額就不能領,70歲以上,則可無條件領取。目前生果金是每月1135元(港幣,下同),特區政府預計明年調整多項社會福利保障金額,生果金可望至少增加3.7%。此外,貧困老人還可以申請領取“綜援”。“綜援”是“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的簡稱,類似內地的“低保”。據統計,目前約有15萬老人領取“綜援”。
概而言之,香港退休人士的收入來源主要包括私人儲蓄投資、租金收入、子女供養、強積金、高齡津貼和綜援。
最初選擇回內地養老者,意味著放棄了“生果金”和“綜援”,由於當時內地生活成本相對較低,加上生活習慣接近或是可以和親人團聚等原因,還是有不少港人選擇到內地。但是,隨著近年來內地房價、物價不斷上漲,特別是香港的社會福利無法帶到內地,內地養老的吸引力就遠不及從前,出現了港人回流養老的新趨勢。
針對仍留在內地養老的港人,港府今年開始推行“生果金廣東計劃”,這意味著在廣東養老的老人不用再為保住領取資格,每年回港居住60天。港府還承諾如果計劃推展順利,希望一年內將計劃擴展至其他老人津貼。
下一頁 |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