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正能量 建樹真作為
中共朔州市委書記 王安龐
緊密聯系思想和工作實際,結合貫徹執行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對“右玉精神”作出的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我深深體會到,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突出體現了 “自信、創新、為民、實干”精神,時刻激勵和指導我們不斷凝聚艱苦創業的正能量,建樹轉型跨越的真作為。
堅持高舉旗幟、堅定信念,自覺在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中把轉型跨越事業推向前進
聯系山西實際,正是近年來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放眼全局,及時作出“轉型跨越發展、再造一個新山西”的決策部署,鮮明提出辦好“兩件大事”,加快推進工業新型化、農業現代化、市域城鎮化和城鄉生態化,才能夠在當前金融危機沖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形勢下徹底擺脫“習慣性頹勢”,才能夠在近年來辦成一系列事關長遠發展和民生福祉的大事要事,從而牢牢抓住了科學發展的主動權,切實增強了加快發展的自信心。
結合朔州實踐,我們按照省委書記袁純清對朔州提出的“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努力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指示精神,及時確立了推進經濟結構優化和發展質量提升 “兩大任務”的工作主題,進一步突出循環經濟、新興產業、特色農業、生態建設、城鄉統籌“五大重點”,全力打造全國綜合能源示范基地、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日用陶瓷生產基地、生態畜牧養殖基地和全省特色農產品加工基地等 “五個基地”,著力提升煤炭產業循環率、新興產業佔比率、綠化覆蓋率和城市化率等 “四率”水平,奮力推進到2020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一超”目標,加快建設生態環境美、城鄉面貌新、人民生活好的美麗朔州和彰顯自然、生態、精致、宜居的現代化城市魅力的“塞上明珠”,從而不斷凝聚轉型跨越的智慧和力量,激發全市人民的信心和斗志。
堅持解放思想、改革開放,自覺在思維創新、理念創新、機制創新中讓轉型跨越活力充分迸發
從我省看,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在解放思想中謀發展,在開拓創新中求突破,加快推進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陸續出台了煤層氣20條、低熱值煤發電20條等促進煤炭經濟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增長的政策措施,使傳統煤炭大省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活力,轉型綜改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從朔州看,我們堅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總體部署,努力在優化產業發展格局、優化資源配置方式、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推進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推動科技進步、用足用好土地政策、創新生態治理機制、完善干部執行落實機制等方面大膽實踐。特別是組織開展了“朔州企業家投資在朔州”活動,加強項目對接,搭建投資平台,引導、鼓勵在朔大企業、大集團以及民營企業尤其是煤炭企業,投資興辦轉型項目,切實增強產業發展后勁,有效提升轉型創新驅動力。大量實踐証明,創新是促進發展的強大利器,我們一定要始終保持解放思想、開拓進取的精神,不失時機地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和體制保障。
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兼顧,自覺在改善民生、促進民和、確保民安中使轉型跨越基礎堅如磐石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持之以恆推進兩輪“五個全覆蓋”,全力為農民辦好“五件實事”,並大力開展干部下鄉住村、包村增收活動,大力實施百企千村產業扶貧開發工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堅定信心,逐步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與促進農民致富的雙贏。
同樣,朔州市圍繞實現“城鄉居民就業有崗位、文化有設施、居住有條件、生活有保障”的目標,大力實施基礎設施建設、生態體系建設、城中村改造、生活和文化設施建設、城市管理提升等“十大工程”,推進保障性住房、農村飲水解困、偏遠地區鄉鎮衛生院建設等工作,2013年市本級財政預算大幅壓縮 “三公”經費,成倍提高社保支出,民生領域支出佔一般預算支出的64.2%,不斷強化了產業支撐、基礎設施支撐、文化設施支撐、社會保障支撐,加快了城鄉統籌發展步伐。
堅持強化執行、提升能力,自覺在艱苦創業、久久為功、利在長遠中為轉型跨越實踐提供保証
實干是連接認識與實踐的一座橋梁。“右玉精神”是朔州的寶貴精神財富和政治資源,傳承弘揚“右玉精神”,凝聚轉型跨越的正能量、唱響艱苦創業的正氣歌、彰顯利在長遠的正效應,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大命題。
全省學右玉,右玉在朔州,朔州怎麼辦?對此,我們及時組織開展了以改進干部作風為主要內容的“右玉精神在朔州”活動,作為明年在市縣兩級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前奏”,大力倡導為人民立功、為人民謀利的政績觀,使艱苦創業、久久為功、利在長遠成為廣大黨員干部的工作主基調,不斷形成了方方面面樹標杆、各個領域創典型、各項工作爭一流的良好氛圍。我們必須以艱苦創業、久久為功、利在長遠的擔當和情懷,切實把心思放在干實事上,把能力用在干成事上,才能不斷創造無愧於歷史、無愧於人民的一流業績。不斷凝聚艱苦創業的正能量,建樹轉型跨越的真作為,以推進經濟結構優化和發展質量提升“兩大任務”的實際成果,譜寫實現“中國夢”的朔州篇章。
![]() |
相關專題 |
·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