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這一精神火炬經習近平總書記“點燃”后,迅速照耀和溫暖了全球炎黃子孫,激發和凝聚了磅礡的中國力量,顯示出巨大的包容性、鮮明的人民性、深厚的人文性、強烈的時代性,成為響徹大江南北的“熱詞”和引領干部群眾的美好理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離不開中華兒女的團結拼搏,離不開保持艱苦奮斗作風、弘揚艱苦奮斗精神。
艱苦奮斗的精神實質和時代內涵
我們黨是靠艱苦奮斗起家的,也是靠艱苦奮斗不斷發展壯大、成就偉業的。一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艱苦奮斗史。9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對艱苦奮斗始終保持著清醒的認知,始終自覺踐行艱苦奮斗的要求。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中央領導同志,在不同時期對艱苦奮斗作了精辟闡釋,概而言之有九個方面:艱苦奮斗是一種作風,艱苦奮斗是黨的政治本色,艱苦奮斗是革命傳統,艱苦奮斗是黨的一個法寶,艱苦奮斗是黨員的基本政治素質,艱苦奮斗是一種美德、一種風氣,艱苦奮斗是強大的精神力量,艱苦奮斗是一種精神狀態,艱苦奮斗是一種思想、一種精神。這些經典論述,深刻闡述了艱苦奮斗的實質和內涵。可以說,艱苦奮斗彰顯了克服一切困難、戰勝一切敵人的英雄主義氣概,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追求,是中國共產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根本標志之一。
今天,我們對艱苦奮斗可以從三個方面深化認識和理解。一要認識到,艱苦奮斗是相對與絕對的統一,即艱苦是相對的,而奮斗是絕對的,是永恆的。“艱苦”的內涵隨著環境和條件的變化而變化,革命戰爭年代、新中國成立初期、改革開放時期都有所不同。現在的艱苦,主要是指不要超越現實的經濟社會條件,不要脫離最廣大的人民群眾,防止享樂主義、奢靡之風,有苦的地方和群眾一起苦,要干的時候帶領群眾一起干,做到“吃苦在前、享樂在后”。對共產黨人而言,“奮斗”就是不怕困難、埋頭苦干,不斷實現新的目標、攀登新的高峰,就是要“保持過去革命戰爭時期的那麼一股勁,那麼一股革命熱情,那麼一種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二要認識到,艱苦奮斗是主觀和客觀的統一。艱苦奮斗是一種積極的社會實踐,是主觀見之於客觀的過程。艱苦奮斗與國家建設、時代發展、社會進步、民族振興結合起來,就能迸發出強大的物質力量,取得實實在在的精神和物質成果。三要認識到,艱苦奮斗既具有重大政治意義,又具有現實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我們要大力弘揚艱苦奮斗精神,倡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著力解決“四風”問題,這既有利於純潔干部隊伍,又有利於把該花的錢更多地花在民生上,最大限度地激發人民群眾的熱情,增強推進發展的內生動力,還有利於培育健康消費理念,形成良好的文明風尚。
相關專題 |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