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吳思瑤
在河南省衛輝市唐庄鎮,有一位老人,鎮上的鄉親們都認識他。
風雨幾十年,他的穿戴從未改變——綠軍帽、棉襯衣、黑布鞋,一副庄稼人打扮。
看見他,有人叫他“老吳”,有人稱他“吳叔”,有人尊他“吳爺爺”,很少再有人叫他的全名——吳金印。
在唐庄鎮採訪的三天時間裡,記者無論走到哪兒,隻要提起他,每個人都有一肚子的話要說。記者隻能從若干故事中,擷取幾個鏡頭和片段,來描述老吳的點點滴滴。
鏡頭一:造梯田,一造就是幾十年
老吳今年71歲,現任衛輝市唐庄鎮黨委書記。他是土生土長的衛輝人,父母都是農民。
1960年,18歲的吳金印當上了李源屯公社董庄村隊長。飢荒之年,首先要讓鄉親吃飽肚子。面對村裡的幾塊薄地,面對這除了石頭還是石頭的荒山,這個年輕的村官萌發了向石頭山要土地的念頭。
他對鄉親們說:“土地是聚寶盆,春天種下幾粒種子,秋天就能收到幾十倍的回報。每年多造一點地,咱們脫貧就多一分空間。”
然而,在山是石頭山、溝是石頭溝的太行山區造地,絕非易事。吳金印帶著班子成員山溝、荒嶺爬了個遍,“七八天跑爛一雙鞋”。經過實地調研,一班人決定,把山石縫裡的土挖出來,造梯田。
方案初步定出來以后,吳金印召集群眾開大會、開小會,上上下下廣泛征集群眾的意見建議,形成最后的造地方案。到開工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提反對意見。
這地,一造就是幾十年,從獅豹頭到唐庄,無論走到哪兒,他都能得到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
老吳的“感言”:“隻要你聽了群眾的意見,真正讓群眾得到了好處,嘗到了甜頭兒,群眾自然不會反對你。”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黨員學習微平台”了解吳金印更多事跡
相關專題 |
· 吳金印:踏遍青山情未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