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領導人演講稿 如何起草?

2013年09月08日08:56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領導人演講稿 如何起草?

昨天,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發表演講時,多次引用當地諺語和兩國人民交往的故事,並提到了自己的家鄉。

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詢委員會委員、前駐瑞典和新西蘭大使陳明明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領導人出訪的演講稿一般由外交部和領導秘書班子起草,經領導人本人審閱和修改后最終定稿,整個過程耗時一到兩個月。

演講稿一般3000到4000字

據北青報記者統計,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的演講稿長度在3500字左右。此前,習近平在俄羅斯、非洲、墨西哥的演講稿,一般也在3000到4000字之間。

“出訪的演講稿不能太長,也不能太短,3000多字比較合適。”陳明明說,根據各國外交慣例,演講稿包括四部分“硬貨”:一是兩國關系的歷史往來,二是現狀,三是我國的基本立場,四是對兩國關系下一步發展提出建議。

陳明明表示,雖然框架大同小異,但根據不同的表達方式和技巧,可以呈現出迥異的個人色彩和外交風格。

外交部和領導秘書班子一起起草

陳明明介紹,領導人出訪的演講稿,一般由外交部和領導人的秘書班子參與起草。在起草初期,領導人一般對演講方向提出要求﹔稿件交送領導人審閱時,會主動加入富有個人色彩的細節。

演講中引用的兩國人民交往故事,一般由外交部的相關地區司提供。以1997年江澤民在美國哈佛大學的演講為例,陳明明回憶,當時外交部在演講稿中提供了中美兩國外交方面的數據和事例,江澤民的秘書班子則在稿子裡加入了中國歷史典故、古詩詞等內容。

陳明明說,出訪演講稿起草往往要耗時一到兩個月,“要修改好幾次,有時要臨時往稿子裡加內容,甚至坐上專機還在最后修改”。

國家主席和總理出訪演講各有側重

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的演講,內容不僅涉及到哈薩克斯坦一國,還闡述了中國對整個中亞的態度。在陳明明看來,這體現了國家主席外訪演講的特點:具有宏觀性,且注重介紹外交理念。

據陳明明觀察,國家主席和總理的出訪演講在內容上各有側重。他說,習近平演講的視野更廣闊,闡述外交理念比較多﹔李克強出訪演講更偏重介紹中國的經濟形勢和兩國貿易往來,闡述中國的政策。

陳明明表示,職務特點決定了兩人出訪演講內容的差異。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