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恆
點擊事實
8月31日,數千名大學新生走進了河南大學的校園,而鄭州大學也於8月30日完成了新生報到。隨著暑期結束,大學新生們懷著激動的心情迎來了他們的開學季,也讓很多商家樂開了花。9月1日,一位經營蘋果數碼產品的淘寶店主告訴焦點網談記者,“每年出貨最多的時候不是春節前,也不是中秋國慶,而是現在——開學時期,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數碼相機銷量都很火爆。”隨后,記者打開他的淘寶店鋪,發現售價為3398元的iPad月成交量高達1211件,另一款售價6996元的蘋果電腦月銷量達到297台。據該店主透露,這些交易中,有超過70%是學生或者學生家長購買。
近期,大學新生高消費的事件屢現網絡,浙江一位家長透露,開學時光給孩子買數碼“裝備”就花了兩萬元,再加上學費、生活費、住宿費等,這剛進學校大門,4萬元已經落入他人口袋,實在“肉痛”。對此現象,有網友認為現在經濟條件好了,適當配置也應理解﹔但也有部分網友認為,買過多的數碼產品是對孩子的溺愛,不利於孩子的學習。
觀點碰撞
正方觀點:不買會影響學習和生活
@悲香情調:如今生活質量提高,大學生活也豐富多彩,隻要高消費符合家庭經濟情況,有何不可?
@金美娜:家裡如果有錢,買些“裝備”怎麼了,隻要家長買得起,我看也沒啥。現在早已是信息社會了,不用數碼產品,能跟上社會的節奏嗎?肯定會影響學習和生活的。
@小綠洲:家長不給買,難道讓孩子去賣腎?
@異多小倩007:現在很多家長,隻要孩子能考上好大學,物質上花點錢根本無所謂,為了鼓勵孩子復習甚至會提前許諾物質獎勵,在我看來,無可厚非。
@技術宅桑不起:看到這個話題我笑了,作為大學生我要說兩句,都怪大學生花的多、父母過分溺愛,為啥不說說現今的物價有多高。當年的通信工具是公共電話,可如今哪兒還有公共電話亭的影子?
有本事自己賺錢去買啊
反方觀點:有本事自己賺錢去買啊
@鐵警李博亞:有啥比的,自己看得起自己最重要!
@新蔡文明:父母掙錢不容易,孩子應該理解。
@小兔乖乖把門開開:學校應該給予學生正確引導——讓孩子把精力放在學習上,而不是物質的攀比。
@行遠江湖:裝備應當是按需所置,一些不需要的物品不必購買。再者,大學生已是成年人了,有本事憑自己的能力去賺啊!
@我是李逵:家長對孩子的要求給予最大限度滿足,無形中影響了孩子的消費觀念。動輒就是上萬元的電腦、幾千塊的手機,擁有這些的孩子感覺到保住了“面子”,沒有的孩子則感覺自己丟了“臉”。他們隻關心有沒有,不會關心這些東西從哪兒來,也不會去想靠自己的能力還能不能得到。本質上,父母這樣的溺愛,是害了孩子。
![]() |
相關專題 |
· 地方要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