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報早讀>>熱點·視點·觀點

化解“小微”融資難,需要銀行貸款之外的多元化融資渠道。然而,創投基金、產業基金、發債、發行上市等依然顯得遙遠

熱點聚焦·關注“小微”融資③:何時不擠融資“獨木橋”

2013年08月26日08:1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監管部門近日表示,要適當放寬創業板對創新型、成長型企業的財務准入標准,盡快開啟創業板上市小微企業再融資,推進新三板向全國延伸,從而有望為小微企業提供更多融資選擇。
  唐志順繪

掃描二維碼
  體驗更豐富

引入創投不容易

創投公司“眼界”高,一些小微企業因引入外來股份,還帶來創業者與創投之間的矛盾激化

“我們小企業和銀行打交道不容易,也不想擠這個融資‘獨木橋’,所以一直想嘗試新的融資渠道。可是,在現實中碰幾次壁才明白,那些融資方式有時比跑銀行要貸款還難,麻煩事更多。”遼寧某高科技電子產品及軟件開發公司的負責人黃鑫告訴記者。

黃鑫的公司已經發展了十多年,企業規模也逐步擴大。然而,“缺錢”依然是讓他頭疼的問題。說起最近為一個項目跑資金的經歷,他一臉苦笑。

去年8月份,他的公司要投資一款新型產品,急需融資200萬元。他從去年8月底到今年初,先后跑了4家銀行、5家擔保公司卻一無所獲。今年5月份,他向一個朋友求助后才終於讓新產品研發成功。

黃鑫告訴記者,雖然他的產品很有市場,但由於公司隻有一層辦公樓,沒有其他的固定資產可以抵押,因此銀行和擔保機構、貸款公司都不願提供融資和擔保。

“是否考慮過引入創投的資金呢?”記者問。

“當然想過。但創投資金的‘眼界’高,對項目很挑剔,喜歡盯著那些有上市前景的公司。我們的發展前景也不錯,但離上市還很遙遠。”黃鑫無奈地說。

黃鑫告訴記者,目前企業獲得創投支持的覆蓋面總體較小,“隻有極少一部分企業有機會獲得創投青睞。沒有豐厚的回報,這些公司是不會投資的。”  

沈陽的一位投資經理告訴記者,他們的資金量有限,投資人對回報的期望也很高。所以對投資項目一定是優中選優,反復考量。“我們自己的業績考核壓力很大,前景好的企業,我們當然願意投資﹔但對於不那麼出色的中小企業,我們就會審慎對待。”

下一頁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