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報早讀>>熱點·視點·觀點

化解“小微”融資難,需要銀行貸款之外的多元化融資渠道。然而,創投基金、產業基金、發債、發行上市等依然顯得遙遠

熱點聚焦·關注“小微”融資③:何時不擠融資“獨木橋”

2013年08月26日08:1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小企業面對創投還有不少別的顧慮。黃鑫說:“現在的創投行業魚龍混雜,皮包公司越來越多,他們假裝創投人士欺騙企業,我們的一個合作伙伴就是被創投公司給搞垮了,所以我們一般不敢去主動聯系創投。” 

另外,有些企業因引入外來股份,造成了創業者與創投之間的矛盾激化,甚至讓企業創始人失去了控股權,雙方對簿公堂的案例也不在少數。“當初隻想著能盡快擴大企業規模,哪料到自己的企業竟然眼睜睜成了別人的。”曾是沈陽一家無線數據服務公司負責人的趙亮告訴記者。

新渠道困難重重

發債券的門檻讓小微企業“想都不敢想”,產業投資基金等新融資方式覆蓋面太小,不少企業家甚至沒聽說過

產業投資基金、發行債券等融資方式能否成為小微企業的“輸血”渠道呢?記者了解到,同樣困難重重。

在遼寧,產業投資基金覆蓋面非常小,不少企業家甚至不知道這種新型投資形式。在遼寧本溪從事生物醫藥生產研發的劉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公司曾與大連一家產業投資基金進行過接觸,“他們來過一些人對我們進行過考察,由於公司規模不大,加上剛成立不到兩年,所以他們的考察非常細致,甚至讓人覺得有些繁瑣,考察如果通過,我們還需要進行多次談判,最終確定投資意向,此外雙方還需要配合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評估機構以及財務顧問對企業進行盡職調查。”

她還告訴記者,這些基金希望企業能在一定時間內實現快速發展,也給中小企業的經營造成很大壓力。

對於發行企業債券,黃鑫有著自己的看法:“我們也打聽過,但發債券門檻實在太高,想都不敢想了。現在發公司債券的隻能是上市公司,有資格發企業債券的都是大企業,小企業對於發債券隻能望而興嘆了。”

他認為,即使為小企業開辟了債券融資渠道,真正能用得上的恐怕也是少數。“發債券的程序多,對信用等級要求高。作為我們小企業,固定資產較少,有些小企業還存在繳稅記錄不完整、銀行債務高等行為,信用度受損,要過這些關不容易。另外,公司要發行債券,不僅手續相當繁瑣,而且需要繳納手續費、資信評估費、公証費、審計費以及給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的費用,融資成本也是我們要考慮的。” (記者 劉洪超)

《 人民日報 》( 2013年08月26日 18 版)

 

上一頁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