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報早讀>>熱點·視點·觀點

深化改革進行時:改手中的權 革自己的命

——上海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中的五個故事

人民網上海採訪組

2013年08月05日08: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左圖:上海市奉賢區投資管理服務中心。
  本報記者 屠知力攝
  制圖:蔡華偉

上海持續13年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可以形象地概括為兩個關鍵詞:“瘦身”和“塑形”。

“瘦身”——6輪審批項目清理,上海累計取消調整2237項審批事項,取消和停征368項收費項目,優化了審批流程,提高了行政效率。通過減少政府對微觀事務的干預,向市場、向社會充分放權,從而最大程度釋放改革紅利。

“塑形”——率先在全國探索行政審批標准化管理,制定並頒布了行政審批業務手冊和辦事指南兩個地方標准,建立審批權監督機制。

透過幾個鏡頭,可以一窺上海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進程。

1搞定人容易,搞定機器難

——審批手冊讓權力運行標准化

以前,一項審批隻有經手的科員、處長、分管局領導三人知道,現在很多人都盯著

“審批都從您這個處走,您這處長的權力好像很大?”

“審批權力更規范了,我現在就是走流程。”

“那請吃飯的比以前少了?”

“沒人請更輕鬆。”

這是記者和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行政許可處處長王玉華的對話。

綠化和市容管理局權力不小,涉及綠化、市容、環衛、林業、城管執法等方面,現有39項審批事項。

原來審批項目全在業務處室,現在審批與管理相對剝離,所有審批都由行政許可處受理,辦結文件統一發放。

王玉華說:“行政許可處有5項審批權,標准容易掌握、技術含量不高的,我們‘既受且理’﹔專業性比較強的審批,則‘管辦分離’,比如公園布局調整,會簽到公共綠地處辦理。”

王玉華當過公共綠地處處長,前后對比,頗有感觸,“行政審批標准化,約束了每個工作人員。受理的人,不直接辦理,申請和辦理的人彼此不見面。”

行政審批標准化架起了一道“防火牆”。

行政審批透明度不高、自由裁量權過大曾備受詬病。審批條件中的合理布局怎麼界定?其它需要提交的材料是啥?為此,上海市審改辦出台了《行政審批業務手冊編制指引》和《行政審批辦事指南編制指引》。綠化市容局編制了158頁的業務手冊和11頁的辦事指南,哪些事項可辦一清二楚,提交哪些材料一目了然。

照章辦事如何落到實處?綠化市容局力推網上審批、陽光審批。綠化市容局黨組副書記崔麗萍,原來分管審批工作,“以前一項行政審批,一個處就科員、處長在做,最后上報分管局領導,就兩三個人知道。現在我在網上能看所有審批項目。比方說,同樣要砍12棵行道樹,為什麼這個區申請批了,那個區就不批?現在裁量必有所本。”

進入綠化市容局官方網站,點擊“行政審批辦事大廳”,即可查詢或申請相關審批。比如點擊“對臨時使用綠地的許可”,可以下載辦事表格,也可以查詢辦理狀態和辦理結果。

“搞定人容易,搞定機器比較難。”崔麗萍說,行政審批網上辦理,每一個流程的辦理時限都留痕,審批在哪個環節拖延了,清清楚楚,誰都不願在自己辦理的這個環節耽擱,審批效率自然隨之提高。

2局長說了不算,“紅盒子”說了算

——行政審批進入三維空間,科技把權力關進籠子

上海土地市場交易額5年近6000億,極少有效投訴

來自上海市紀委的這個數據讓人難以置信——自2008年至今,上海土地交易5年來極少有效投訴。而在5年前,上海多名“土地爺”深陷錢權交易,后來相繼鋃鐺入獄。

去年底,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原副局長胡俊因受賄500多萬元,被判有期徒刑15年。他的兩名前任,一個原上海市住房保障與房屋管理局副局長、一個原上海市房屋土地資源管理局副局長均受到法律嚴懲。

他們犯的事兒,都發生在2008年以前。為什麼這一年會成為分水嶺?

“因為內部機構調整,以及深刻的行政審批改革。”上海市紀委副書記、監察局局長、審改辦主任顧國林說。

2008年,大部制改革,上海將城市規劃管理職責和國土資源管理職責整合,規劃和土地合一。同時運行的,還有一個大型審批事項電子信息應用系統。

“上海市所有城市規劃、土地管理信息都在這個網絡平台上,任何規劃和土地項目審批都不能游離。”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馮經明說。這也是全國首家投入實際應用的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信息系統。

在上海規土局指揮監測中心,巨大的屏幕顯示著當日規劃、土地項目審批進度。項目位置、誰負責辦理、審批環節有哪些、各環節辦理時間等均清晰顯示。這裡還儲存了外環線以內660平方公裡任何一處的三維模型和規劃及土地信息,三維地圖細致到某鄉鎮小河邊停泊的小船。

更精細的設計,是這個信息平台上的自動監控系統。

“城市建設用地、產業項目用地、農業生產用地,每一塊都有個控制線。如果在農業用地范圍內申請產業項目,系統無法批出去,計算機自動卡死,除非改變后台數據。而這,我說了不算,領導說了也不算,有一套制度流程控制著。”馮經明說。

一塊商業用地,它能蓋多高的樓、容積率是多少,“紅盒子”說了算。“紅盒子”是根據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制定的三維空間,設計符不符合規劃,放到“紅盒子”裡試試,盒子裝不下的別想通過。

土地腐敗多是由於審批者自由裁量權太大。改變土地用途,提高開發強度,過去幾個人就能決定,尋租空間很大。現在,項目審批標准化,審批信息公開化,審批監督智能化,把自由裁量權降到最低。

下一頁
(責編:吳思瑤、程宏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