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討會現場

研討會現場
6月6-7日,中共中央編譯局派學者代表參加由歐洲議會左翼政黨聯盟——歐洲聯合左派-北歐綠色左派、法國加布裡埃·佩裡基金會以及國際通訊組織聯合舉辦的“21世紀的中國:當今與未來”學術研討會,研討會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歐洲議會大廈召開。
來自英國、意大利、匈牙利、巴西、委內瑞拉、印度、南非、中國等國家的近10位共產主義政黨領導人、近50位歐洲議會議員以及學者參加研討會。歐洲聯合左派-北歐綠色左派主席加比·齊默(Gabbi Zimmer),法國加布裡埃·佩裡基金會代表讓-克洛德·德洛耐(Jean-Claude Delaunay),我局學者代表團團長、中央編譯局海外理論信息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賴海榕致開幕辭。
歐洲聯合左派-北歐綠色左派主席加比·齊默在致辭中介紹了歐洲聯合左派-北歐綠色左派在歐洲議會所秉承的思想與宗旨。她指出,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世界格局呈現出多極化態勢。目前建立在自由主義和完全私有化基礎上的歐洲發展模式面臨著失業人口增加、社會福利削減、全球市場競爭激烈等問題。歐洲聯合左派-北歐綠色左派希望與中國開展討論與對話,尋求21世紀社會主義的發展模式。賴海榕在開幕式致辭中簡要介紹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新情況,並指出十八大之后,世界更為關注中國的發展。中國經濟在改革開放之后取得了顯著成就,但同時也面臨著來自經濟、社會和政治生活等領域的挑戰。
在研討會上,來自各國共產主義政黨的領導人以及相關負責人就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及其與中國經濟發展的關系作主題發言。他們認為,中國經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后得到快速發展,所取得的成就引起世界矚目,中國在國際舞台以及國際關系中日益發揮著巨大作用。同時,中國並未改變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人民結合自身實際而制定的社會主義發展路線。中國的崛起不僅有利於中國人民,而且有利於世界各國的發展。
隨后,研討會分別就當今中國與世界:從單極化到多極化世界、中國與國際經濟、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以及中國政治改革四個主題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中央編譯局賴海榕、包雅均、彭萍萍、馮瑾同志分別就中國經濟改革、政治改革、多極世界中中國的國際定位以及中國社會發展等議題作主題發言,並在各自專業領域介紹了黨的十八大精神。
在回答提問環節,與會者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性質、民主和社會發展、中國與美國以及中國與非洲國家的關系等問題與我局學者展開討論。
通過對新世紀以來中國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的深入探討,本次會議加深了西方左翼團體組織及學者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理解,同時也加深了我們對西方左翼組織如何評價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