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報早讀>>熱點·視點·觀點

足音跫然 余情繚繞——“足音”特輯·歲末重訪文化大家

2012年12月20日08:3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王堯

藏學之相承

生命所相系

拜訪王堯的那天特別冷,堪比往年的三九天。出中央民族大學西門,過古剎法華寺,虯枝朝天的枯樹旁一幢黃色高樓,便是王老的住處。王先生讓進如約而至的我們,好像招待熟識的門下弟子,兩杯溫熱的紅茶立刻驅走了訪客身上的寒意,主人一口鄉音不改的蘇北話,始終不離藏文化。

聽到我們對藏學感興趣,老人家如遇知音,從他的藏學啟蒙老師於道泉先生的家世以及他由於為訪華的泰戈爾擔任翻譯,偶然走上學術之路,一直講到自己如何跟從於道泉先生研習藏學、與藏族同胞情同手足的交往。

眼前的王老已85歲,用他自己的話說,已至“人生晚境”,雖然行動起來略顯不便,但仍是有空就去參加有關藏學的活動,上周還到中國社科院作報告,談藏傳佛教對蒙古族的影響,以及漢藏交融的歷史淵源。民族團結,貴比黃金,王老追昔撫今,念念在茲,這是貫穿他學問內外的精神維系。

談話中,他的思維依然清晰,當他沉浸在藏學的世界裡,講述那些故事,闡述他對藏傳佛教和民族問題的觀點時,依然中氣十足,語氣鏗鏘,看不到老邁,看到的是諳熟圓通的自如和透徹,是旺盛的生命活力。

這活力的背后,是不負此生的孜孜以求,更是桃李滿天下的欣慰, 他的學生已在西藏歷史、藏傳佛教和藏族藝術等研究領域建樹斐然。遙想先生的篳路藍縷,得意諸弟子的杏壇芬芳,文脈相承,這也許是他活力依舊的秘訣吧!

(記者 董陽)

陳志華

尋真求諸野

拳拳鄉土情

退休后在中國大大小小的鄉村跑了20多年的陳志華先生,這一個半月來,因為腰出了問題,不僅不能下鄉,連樓都下得少了。他在沙發上慢慢地“出溜”下去,上半身幾乎平躺,兩肩抵住沙發背,兩腳支地,歉疚地解釋:“我隻能這麼不禮貌地‘坐’了。”

去醫院是一件讓他頭疼的事,別的不說,打車太難。今年年初為了參加同學會,在寒風中苦等幾個小時也沒打上車的事,給這位八旬老人留下了不小的“陰影”,以至於聊天中問及新一年的計劃,老人嘟囔著:“不計劃別的,隻發愁明年的同學會怎麼去,哪裡打得到車。”

跟他聊起上次我們刊登的寫他的“足音”,很自然地,話題轉到了鄉土建筑保護。說到激動處,陳老顧不得腰傷直著坐起來。“一切都太快了”,他搖了搖頭。變得快、拆得快、毀得快,他和他的團隊再怎麼趕、怎麼跑、怎麼搶救,也有太多的“來不及”。鄉土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這條路上,這個“北京來的教授”沒少遭遇不解、敷衍和拒絕,但他最怕、最痛心的還是這“來不及”。

客廳的書架上擺著一溜兒照片,都是讓人溫暖的笑臉:下鄉時借給他房子住的房東,待人友善卻很早就過世的鄉長,黃河邊裹著白頭巾的老農……也許因為艱難,他更珍視笑臉背后的信念和力量。有一張陳老和村民攀談的照片吸引我起身走近,“這張您很年輕,差不多20年前吧?”“20多年了,你看,那時我頭發多黑。”“現在回過頭看,真有意義。”“唉”,他輕嘆,“20多年了,我們的文物建筑保護得怎麼樣了?!”不再言語。我轉過身去,才意識到他已頭發雪白。他靜靜地“坐”在那裡,眼睛微闔,似乎陷入沉思。

(記者 胡妍妍)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楊麗娜(實習)、程宏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