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報早讀>>熱點·視點·觀點

權威論壇:世界多極化加速演進

2012年12月06日08:3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區域組織

國際重要行為體

崔洪建

由經濟聯合起步、並逐步走向安全和政治協調的各種區域性組織,是當今國際關系中的重要行為體,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區域一體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大量出現的經濟—政治現象,基本遵循區域內相關國家為謀求共同發展、降低發展成本,從關稅同盟起步,逐漸過渡到自由貿易區、共同市場、經濟與貨幣聯盟,乃至政治與安全聯盟的發展路徑,如歐盟、東盟等。也有一些區域性組織以政治協調、安全合作為主要訴求,但仍以成員國之間在經濟、財政、交通、文化、衛生、社會福利、司法、簽証等方面的密切合作為基礎,如阿盟等。

區域一體化組織遵循聚弱成強、合眾為一的發展邏輯,在當今國際經濟、政治和安全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區域一體化程度最高的歐盟已發展成為重要的國際政治和安全行為體,是新型國際行為體的代表。歐盟正遭遇到嚴重的債務和經濟危機,區域一體化在歐洲內外也因此遭受質疑。但出於成員國利益和成本的計算,歐洲一體化已無路可退,危機正成為歐盟深化一體化的重要契機。

在借鑒歐盟一體化發展經驗並結合本地區實踐的基礎上,世界各地區一體化正在向深度和廣度推進。非盟是繼歐盟之后成立的第二個重要的地區國家聯盟,擁有54個成員國。非盟也計劃在未來使用統一貨幣、加強經濟聯合,同時還要聯合軍事防御力量,並成立跨國家的管理聯盟事務的“內閣政府”,以建立起政治、經濟和軍事等為一體的全洲性政治實體為目標。

在亞洲地區,由10國組成的東盟提出,未來要建成以經濟共同體、安全共同體和社會文化共同體為三大支柱的東盟共同體。同時,通過與區域內主要大國中國、日本以及韓國等建立起來的對話磋商機制,東盟在地區事務中的發言權穩步上升,成為亞洲地區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政治、經濟和外交力量。

阿盟是阿拉伯世界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區域組織,在近年的中東北非局勢動蕩中不斷協調立場,發出一致聲音,對本地區事務的主導權有所上升。此外,拉美地區、南亞次區域等的區域一體化也正處於不斷探索和發展的過程中。

從目前區域一體化發展取得的經驗來看,在經濟上,區域一體化使區域內各國在市場整合、資源配置和人口流動方面獲得便利,降低了合作成本,有利於共同、均衡發展。在政治上,區域一體化雖然仍以民族國家為基礎,但建立在成員國主權轉移和讓渡基礎上的一體化實踐,正改變著民族國家的固有形態,其發展也正逐漸改變傳統的、以民族國家為主要行為體的國際體系格局、結構和游戲規則。由於區域一體化組織以多邊合作為原則,因此在國際事務中也大多推行多邊主義的議事規則和解決方案,有助於地區和國際事務的平等協商解決。

在區域一體化實踐中,也存在經濟封閉和政治保守的危險傾向,經濟和政治上的保護主義有可能導致惡性的國際競爭。隻有堅持開放、包容原則的區域一體化,才是促進國際政治經濟健康發展的正確方向。

(作者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歐洲研究部主任)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楊麗娜(實習)、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