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照照歷史的鏡子》﹔作者 王壽南﹔新華出版社
從春秋末期開始,封建制度逐漸破壞,王官世守的制度也隨之逐漸破壞,各國國君為了謀國勢之強盛,便競用人才,使知識分子從政的興趣愈來愈高,孔子和孟子周游列國,都不諱言在尋找從政的機會,當時知識分子和孔子孟子同樣情形的很多。
傳統知識分子渴望有從政的機會,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解決生活問題。古代知識分子既不從事農業生產,又不經營工商事業,要解決生活問題除了教書之外,便是從政做官。常聽人說,傳統知識分子從政就是求取富貴,這是一種誤解,富貴絕對不是傳統知識分子的最初原意。孔子希望從政,但他的人生態度卻是“富貴如浮雲”。《論語•裡仁》篇記載孔子的話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可知富與貴的基本條件是得之以其道,從政做官在古代社會確是被人們視為“貴”,但古代官吏俸祿不厚,除非做到高官,否則要想做官而致“富”是不可能的。當然,隻有一種情形不要做高官也能致“富”,那就是貪污,可是貪污而富卻是得之不以其道,這當然不是知識分子從政的原意。《禮記•儒行》篇說一個儒者“苟利國家,不求富貴”,這說明了一個傳統知識分子的從政雖然在解決生活問題,但他們有更大的目的,那就是要實行“兼善天下”的抱負。
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具有以天下為己任的觀念。《大學》一書裡所講修齊治平之道德最終的目的是“平天下”,是替天下人謀幸福,但其基礎卻是要求一個知識分子從自己本身的道德做起。知識分子從政的理想是要做到“修己以安人”,並非爭取權利,從政是手段而非目的,但目的要透過手段來完成。所以,傳統知識分子爭取從政的機會,是希望藉從政來完成自己對天下應盡的一分義務。
中國古代自黃帝以來便建立了天子制度,在1912年以前,中國歷史上沒有出現過民主政治,所以,政治權力系統一直是由上而下的,這種由上而下的政治權利系統,最容易演變成壓迫人民、虐待人民的政治,人民的幸福便無法獲得。傳統知識分子為了防止暴虐政治的發生,便竭力提倡統治者對被統治者不僅有權利,也負有責任的觀念,所謂“作之君,作之師”,君既兼師,君有統治人民的權力,師有教導和愛護人民的責任,一個好的君必然是受百姓敬愛的師。所以,在中國歷史上,那些開疆拓土的皇帝遠沒有愛民教民的皇帝的評價高,因為開疆拓土隻表現了政治的權力,愛民教民卻表現了道德的責任。傳統知識分子為了要保護人民的幸福,對能盡到道德責任的君主總會給予較高的評價。
從孔子開始,傳統知識分子一直都提倡德治主義,就是認為以德化民是政治的根本,法令的限制是政治的輔助。孔子所說的“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成為傳統知識分子從政時的座右銘。所以,中國古代地方官最主要的工作是“教化”,被稱為“父母官”,父母的任務不是向子女收稅,而是教導子女、照顧子女。因此,政治上居於上位的人——從皇帝到地方官,負有很重的教育責任。作為一個教育的師長,本身的道德修養便不可不注意,因為身教重於言教,所謂“上行下效”,居於上位的人有以身作則的責任。孔子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又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就是由德治主義而引出了身教主義。
德治主義可以產生兩個結果。一是要求居上位的人注重道德,便不至於發生傷害人民的暴政﹔一是希望老百姓也能重視道德,造成一個和諧安樂的社會。這兩個結果都能為百姓謀取幸福,當然是具濃厚人道色彩的傳統知識分子所祈求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