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
葉劍英大事年表 (1980年──1986年)
2006年09月25日10:26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1980年 83歲 
  2月23日至29日 出席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五中全會。 
  4月28日 視察深圳、珠海兩市。 
  5月8日 視察海軍榆林基地。 
  5月13日至17日 視察梅縣地區。其間,回到雁洋,探望親友和故居,作《回梅縣探老家》詩。 
  5月上旬至7月上旬 視察江蘇、浙江、廣東、湖北等地。 
  7月6日 與國務院副總理王震視察煙台海軍部隊。 
  8月30日至9月10日 出席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致開幕詞和閉幕詞。 
  8月 主持全國人大常委會討論批准了《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 
  9月15日 擔任憲法修改委員會主任委員,並在該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就修改憲法的意義、指導思想和方法等問題作了講話。 
          
1981年 84歲 
  2月初 作《八一年春節》詩。 
  9月30日 向新華社記者發表談話,進一步闡明台灣和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九條方針,建議舉行國共兩黨對等談判,實現第三次國共合作,共同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10月4日 發表了《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一文。 
  10月 9日 出席紀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大會。 
           
1982年 85歲 
  9月6日 出席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委員。在大會上發表講話,強調必須有大批年富力強的同志走上中央和各級領導崗位,強調中央委員會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的領導原則。 
  9月 12日、13日 在中國共產黨十二屆一中全會上,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治局常委。任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11月 聽取總后勤部領導人關於后勤工作的匯報。 
  12月4日 出席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在大會上講話指出,大會通過的憲法,是新中國建立以來最好的一部憲法。 
  12月下旬 聽取全軍參謀長會議的情況匯報並作了指示。 
  12月29日 為全國歸僑、僑眷、僑務工作者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表彰大會題詞:“海內外同胞齊心協力振興中華”。 
  12月 為全軍植樹造林總結經驗表彰先進大會題詞。 
           
1983年 86歲 
  1月1日 為《華聲報》題詞:“發揚僑胞愛國愛鄉的光榮傳統”。 
  2月6日 為紀念“二七”大罷工六十周年題詞。 
  2月25日 致信全國人大常委會,請求不再提名他為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的候選人。 
  4月《葉劍英詩詞選集》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鄧小平為選集題了書名。 
  5月21日 在住所接見出席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六屆一次會議的部分港澳委員。 
  6月6日至21日 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被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7月 為“學習雷鋒的光榮標兵”朱伯儒題詞。 
  8月1日 為“軍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展覽”和“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軍地兩用人才展覽”題詞。 
  9月 為“全軍武器裝備技術革新展覽”題詞。 
  11月19日 突患急性高側壁小兆型心肌梗塞,經醫療組多方搶救治療,病情得以好轉。 
           
1984年 87歲 

  7月 不斷出現高燒、呼吸困難等症狀,病情加重。 
          
1985年 88歲 
  9月 與其他63位老同志一起致函中國共產黨十二屆四中全會,請求不再擔任中央委員會委員。得到全會的同意。 
  9月16日 中國共產黨十二屆四中全會通過《給葉劍英同志的致敬信》,高度評價了他對黨和國家作出的重大歷史貢獻。 
          
1986年 89歲 
  10月22日 因病在北京逝世。 
  10月29日 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葉劍英追悼大會。首都各界人士5000余人參加。鄧小平主持追悼會,胡耀邦致悼詞。悼詞回顧了葉劍英一生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建立的豐功偉績,特別是在革命轉折關頭所作出的重大貢獻,熱情贊頌了他的崇高品德和優良作風。 
  10月31日 葉劍英靈骨由北京移送廣州。 
  1987年10月22日 中共中央在廣州紅花崗烈士陵園隆重舉行葉劍英靈骨安放儀式,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出席安放儀式。
 

葉劍英大事年表

(1897年──1919年)(1920年——1929年)(1930年——1939年)(1940年——1949年)
(1950年——1959年)(1960年——1969年)(1970年——1979年)(1980年——1986年)

  
來源:zzzzzz (責編:蔣榮華)

[打印正文]  [給編輯寫信]  [E-mail推薦]
留 言 區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人民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人民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人民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4.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或人民日報網絡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戶名:
密  碼:
        到強國社區注冊
     
 

鏡像:日本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