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
>>
專題報道
葉劍英大事年表 (1920年──1929年)
2006年09月25日10:26
【字號
大
中
小
】【
留言
】【
論壇
】【
打印
】【
關閉
】
1920年 23歲
1月30日 被雲南督軍公署授予陸軍炮兵少尉軍銜,待軍政府補授實官。春,前往福建漳州,投入孫中山領導的“援閩”粵軍,任總司令部見習參謀。后任支隊見習教官。
春 加入中國國民黨。
8月 參加粵軍回粵驅逐桂系軍閥之役。
1921年 24歲
春 父葉鑽祥病逝。由汕頭返回梅縣故裡奔喪。治喪后返回廣州,在粵軍工兵營任職。
10月 以大總統隨員身份,隨孫中山出巡廣西,參加北伐的准備工作。
冬 在廣西桂林擔任軍官教導團教官,參加孫中山為改造舊軍隊而進行的整訓工作。不久,調任江防艦隊護航第二營營長。
1922年 25歲
4月 率部護航,保衛孫中山大總統由桂林沿西江到達梧州。
4月12日 任海軍陸戰隊營長。
6月16日 陳炯明叛變。聞陳叛變,立即與陳策率部接應孫中山登上“寶璧”艦,轉登“永豐”艦,繼而率部跟隨孫中山挺進白鵝潭,與叛軍英勇作戰。
6月下旬至8月初 率部繼續護衛孫中山。其間,曾同雲南講武堂同學張國森、蔡公武等10余人,在廣州小馬店曾家祠秘密集會,通電海內外,聲討陳炯明,堅決擁護孫中山。
8月上旬 避居香港。聯絡謝良牧等繼續宣傳孫中山革命主張,揭露陳炯明叛變真相。
9月 與同學張國森、梁國材等致函鄧澤如,請其辦理南洋籌款事宜。同時,致函海外各埠同學“勸解義囊,以紓國難”。
10月 在香港得知孫中山組建討賊軍的消息,趕赴福州。被委任為東路討賊軍總部參謀,后任第二軍第八旅參謀長。
1923年 26歲
1月 與旅長張民達率第八旅參加孫中山發動的“討陳”戰爭。言嶺關大捷,名震一時。
6月 與張民達一起率第八旅進攻惠州新村叛軍,殲敵3000余人。
8月 與張民達一起率第八旅增援防守博羅之許崇智部,抗擊叛軍熊略部進攻,解博羅之圍。
1924年 27歲
1月20日至30日 在孫中山主持下,中國國民黨在廣州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在大會的影響下,閱讀列寧的著作和反映俄國革命的書籍以及中國共產黨組織創辦的書刊,了解中國共產黨的革命主張。
應廖仲愷邀請,參加黃埔軍校的籌備工作。
5月 任建國粵軍第二師參謀長,並以二師代表身份繼續參加籌辦軍校工作。
5月5日 黃埔軍校正式開課。擔任教授部副主任。同時直接教授兵器學課程,是深孚眾望的教官之一。
在黃埔執教期間,接觸了許多共產黨人,受到影響,逐步接受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第一次提出加入中國共產黨的申請,未果。
7月 應張民達師長請求,返回二師,率部迎擊進犯廣州的林虎部叛軍,獲勝。
夏 奉廖仲愷命,到廣東香洲(今珠海市)創辦粵軍第二師獨立營,兼任該營營長。配合黃埔軍校的教學,培訓基層軍士。
10月15日 與張民達指揮二師參加鎮壓廣州商團叛亂。
1925年 28歲
1月至2月,與張民達率二師參加討伐軍閥陳炯明的第一次東征。率領全師官兵英勇奮戰,重創陳炯明的精銳部隊,攻佔潮梅地區。
3月 出任梅縣縣長。
3月 30日 主持召開梅縣各界民眾追悼孫中山大會。
4月中旬 赴潮州處理張民達的喪事。
4月27日 接到香洲獨立營發生兵變的消息,立即趕回香洲。撫集余眾,收殮烈士,並將叛亂者10余人,由澳門引渡香洲,就地正法。
5月中旬 奉命離開香洲,返回二師,率部參加平定楊希閔、劉震寰叛亂的作戰。
5月26日 被正式委任為建國粵軍第二師新編團團長。
7月 兼兩廣鹽務緝私處代辦。
8月 為香洲烈士墓園中的赍志亭撰寫了碑記。
8月30日 代表新編團全體官兵參加廖仲愷的喪禮,並書寫挽聯。
9月 為老同學張國森著《雲南講武學校華僑同學旋粵記》撰寫序言。
9月底 率新編團參加第二次東征。
10月初,率部進佔淡水后,奉國民政府令改編為黨軍第一支隊,任支隊司令。
10月3日 與香洲各界人士一起,為香洲兵變中遇難的烈士舉行隆重追悼大會,並作《滿江紅?香洲烈士》詞。
10月13日 奉命留守惠州、博羅一帶,維持治安。
1926年 29歲
1月 奉蔣介石電令將黨軍第一支隊改編為國民黨第一軍第二十師第二團,任團長,率部暫駐東莞一帶。旋即升任第二十師副師長。
3月3日 為不幸殉難的張民達申請撫恤,書寫《請褒恤張故師長》文。
7月9日 國民革命軍在廣州誓師北伐。調任第一軍總預備隊指揮部參謀長。
9月至10月 先后與王柏齡、王俊奉命率部參加攻打南昌之役。
11月 攻克南昌后,任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二師代理師長。
12月 率部由南昌移駐吉安。
1927年 30歲
4月 起草並領銜簽發了反蔣通電,並參與策劃吉安暴動。隨即赴武漢。參加了第二次北伐作戰。不久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參謀長,隨部隊回師武漢。
在武漢期間,受第四軍裡的共產黨員的影響,進一步接受了進步的思想主張,堅定了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決心。
7月上旬 經李世安介紹,周恩來同意,中共中央批准,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7月中、下旬 與賀龍、葉挺等在江西九江甘棠湖一小劃子上秘密開會,通報汪精衛等打算以召賀、葉上廬山開會名義將其扣留的消息,使賀、葉及時率部開往南昌參加南昌起義。
8月初 力勸張發奎放棄尾追業已撤離南昌的賀龍、葉挺部隊的打算,使起義軍減少了被追擊的壓力,從而得以迅速打開南下廣東的道路。不久,兼任被張發奎收編的第四軍軍官教導團團長。
8月中旬 率領教導團離開南昌向廣東進發。
9月 在萬安第一次參加教導團中共地下組織的秘密會議。勸阻部分人提出的在萬安暴動的意見,主張把教導團帶到廣州去,在敵人心臟裡暴動。
9月底 抵達廣州,繼續擔任第四軍參謀長。不久與中共廣東省委軍委負責人黃錦輝取得單線聯系,並接受其領導,秘密進行廣州暴動准備工作。
10月上旬 受黨組織委托秘密前往香港,與中共廣東省委委員惲代英商討廣州起義問題。
10月中旬 說服張發奎、黃琪翔同意把教導團調駐廣州。
11月17日 下令教導團參加張發奎、黃琪翔以“護黨”名義發動的逐桂之戰,將桂系軍隊逐出廣州。
11月下旬 向張發奎建議守軍全力出城迎擊反攻廣州的桂軍,使廣州一時成為“空城”,為廣州起義創造了極好時機。同時,促成第四軍警衛團擴編,推薦中共地下黨員梁秉樞、陶劍寒(即陶鑄)等人擔任警衛團的主要領導職務。
12月初 多次當面勸說張發奎勿聽信謠言,一再擔保教導團不會在廣州暴動。同時秘密通知教導團作好准備,防止敵人襲擊。
12月11日 廣州起義比原定計劃提前舉行。趕到公安局起義總指揮部,被任命為工農紅軍副總指揮,隨即與張太雷、葉挺共同指揮戰斗,迅速控制了廣州市的大部地區。
同日 與葉挺一起向共產國際代表、軍事顧問諾伊曼和斯庫托夫建議抽出兵力迎擊反扑的敵軍,並提出起義隊伍應轉入東江農村地區。未被採納。
12日 在指揮部緊急會議上,與葉挺、聶榮臻等再次建議將起義軍拉出去,轉向農村,與農軍匯合,均遭諾伊曼反對。
同日下午 冒著槍林彈雨,往來巡視起義軍各陣地,指揮戰斗。
同日夜 撤離起義總指揮部。
15日 化裝成鐵路工人,從沙面乘省港航班前往香港。
12月下旬 出席中共廣東省委會議,與聶榮臻、惲代英等人總結起義的經驗教訓。
1928年 31歲
上半年 在香港與中共地下黨員梁廣、柯麟等人保持聯系,秘密從事革命活動。
秋 由香港乘船到達上海。
12月20日 根據中共中央的安排,從上海啟程赴蘇聯學習。
1929年 32歲
1月 抵達莫斯科,入中國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學習,與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吳玉章等同在特別班學習政治理論。在校期間,苦讀俄語,學習社會發展史、辯証唯物主義、政治經濟學等課程。取名“尤赫洛夫”,並任中共特別班支部委員。
葉劍英大事年表
(1897年──1919年)
(1920年——1929年)
(1930年——1939年)
(1940年——1949年)
(1950年——1959年)
(1960年——1969年)
(1970年——1979年)
(1980年——1986年)
來源:
zzzzzz
(責編:蔣榮華)
[
打印正文
] [
給編輯寫信
] [
E-mail推薦
]
留 言 區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人民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人民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人民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4.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或人民日報網絡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人民網強國社區注冊用戶可以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 碼:
到強國社區注冊
鏡像:
日本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
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