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
葉劍英大事年表 (1960年──1969年)
2006年09月25日10:26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1960年 63歲 
  1月3日 出席全軍訓練工作會議,就戰爭與和平及部隊訓練等問題作了講話。 
  1月 在武漢出席審修條令專業會議,就有關未來戰爭和學術研究工作作了重要講話。 
  1月22日至2月27日 參加在廣州召開的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作了《關於編寫我軍戰斗條令與進一步開展軍事學術研究工作問題》的發言。 
  2月21日 批准總參軍校部呈送的《關於步兵學校輪訓在職連、排干部的請示》。 
  3月30日 出席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 
  6月14日 主持召開合成軍隊戰斗條令軍師與團營部分匯稿專業會議,並作了講話。 
  7月22日至29日 視察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的海拉爾市、滿洲裡市、達賚湖和烏蘭泡子等地,聽取了該盟黨政軍領導人的匯報,作了重要指示。作《草原紀游》組詩。 
  8月2日至12日 視察哈爾濱、牡丹江、吉林、延吉等地工業及軍事設施。 
  8月13日 視察濟南軍區長山要塞區,並為該要塞區題詞:“依靠軍民團結,建成海上長城”。 
  8月17日至28日 參加第八次全軍院校工作會議,研究全軍訓練規劃和教學改革問題。 
  8月31日 參加李富春率領的中國黨政代表團,前往越南民主共和國,參加越南國慶15周年和越南勞動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 
  10月24日 出席軍事科學院黨委擴大會議,致開幕詞。 
    
1961年 64歲 
  1月16日 在《紅旗》雜志上發表《偉大的戰略決戰》一文。 
  1月20日至26日 主持召開中央軍委訓練會議,並講話。 
  2月10日 出席廣州軍區訓練會議並作重要講話。 
  3月3日 在軍委條令驗收委員會電話會議上作指示。 
  4月上旬 在廣州主持召開中央軍委條令驗收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驗收《合成軍隊戰斗條令概則》、《連以下步兵戰斗條令》、《空軍飛行條令》。15日,在總結會議上作了重要講話。 
  5月19日 出席海軍訓練會議並講話。 
  5月31日 出席空軍訓練會議並講話。 
  6月5日 視察軍事學院。 
  6月7日 出席陸軍訓練專業會議並講話。 
  6月12日至7月 14日 在北京參加中央軍委擴大會議。會議著重研究了應付突然事變和軍隊建設中的一些問題,並作出相應的決定。 
  6月22日 向中央軍委呈交《關於軍事訓練問題向軍委的報告》,提出全軍軍事訓練應注意的若干問題。 
  7月8日 根據中央軍委的決定,任中央軍委軍事訓練和學術研究委員會主任。粟裕、張宗遜為副主任。 
  8月5日 在副總參謀長張宗遜、工程兵司令員陳士榘的陪同下,視察第一工程兵技術學校,並作指示。 
  8月16日 視察海軍旅順基地。 
  12月15日至31日 率中國軍事友好代表團出訪越南,參加越南人民軍建軍17周年紀念活動。 
          
1962年 65歲 
  3月27日至4月16日 出席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 
  5月29日、30日 參加中央軍委戰略小組會議,同劉伯承、陳毅、賀龍、徐向前等元帥研究東南沿海地區作戰問題。 
  6月 在軍事科學院作的一次報告中,提出要“抬頭看世界,埋頭鑽學術”。 
  6月12日、13日 聽取軍事學院政治委員王平、副院長張震等匯報教學工作,並作了指示。 
  7月30日 批准總參軍校部關於漢口高級步兵學校學制由一年改為一年半的報告。 
  8月 在劉華香司令員陪同下視察海拉爾、大慶、富拉爾基、碾子山等地。 
  9月20日 經個人多次提議由陳伯鈞任院長,李志民任政委,免兼高等軍事學院院長職務。 
  10月26日 在軍事科學院舉行的第一次軍事學術講座會上講話,號召大家努力鑽研軍事科學知識。 
  11月23日 出席總參謀部召開的全軍訓練工作會議,並作指示。 
          
1963年 66歲 
  1月18日 出席廣州軍區參謀工作會議。在會上作了《大力加強司令部建設,充分發揮司令部的作用》的重要報告。 
  1月30日 呈送軍委的《關於改進高等軍事學院和軍事學院教學工作的報告》,經中央軍委批准,轉發全軍。 
  4月13日 接見參加編寫司令部工作條例的全體同志,對編寫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 
  4月28日 出席國務院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擴大會議。會上就科學研究、軍工生產與軍隊使用三者的關系問題作了講話。 
  5月 為工程兵第一屆黨員代表大會題詞:“利我戈矛,堅我防盾。” 
  6月22日 接見駕機起義的原國民黨空軍第十一大隊上尉飛行員徐廷澤。 
  9月11日 出席總參謀部召開的全軍軍訓會議,並作指示。 
  9月15日至29日 陪同國家主席劉少奇訪問朝鮮。 
  10月4日 出席軍事科學院戰史部座談會,並作指示。 
  11月9日 在編寫戰役教材准備會議上講話。 
  11月17日至12月3日 出席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 
  12月2日 在《人民日報》上發表《訪問千裡馬的國家》一文。 
  12月19日 在《人民日報》上發表《悼羅榮桓同志》詩一首。 
  12月24日至27日 赴江蘇鎮江參加總參軍訓部組織召開的郭興福教學法現場表演會,觀看了郭興福表演的單兵進攻戰術和南京軍區推廣郭興福教學法的8個課目的表演。27日,向中央軍委、毛澤東提交書面報告,認為郭興福教學法是對人民解放軍訓練優良傳統的繼承和發揚,建議在全軍推廣。郭興福教學法得到毛澤東主席的贊許。 
  12月30日 在南京軍事學院院長張震、政委王平的陪同下,視察軍事學院史料處。 
          
1964年 67歲 
  1月1日至3日 視察南京軍事學院,聽取了張震、王平關於學院情況的匯報,並作了重要指示。 
  1月3日 中央軍委發出指示,號召全軍開展學習郭興福教學法運動,並決定舉行比武大會。 
  1月21日 在總參謀部召開的推廣郭興福教學法現場會議上,作了發言。 
  2月8日 在廣州軍區學習郭興福和郭興福式的教學法座談會上作指示。 
  2月 為歐陽海烈士題詞。 
  3月5日、9日 觀看北京軍區尖子分隊軍事技術表演,並接見了表演分隊。 
  3月13日 在廣州接見炮兵偵察標兵王金陵,並觀看了他的目測距離表演。 
  4月3日 起草並發出《關於推廣南京軍區機關野營訓練的指示》。 
  5月18日 在全軍編寫戰役學南京會議上發表講話。 
  5月28日 觀看北京軍區司令部參謀李茂發等三人的標圖作業表演,並同他們座談。 
  6月2日 視察東海艦隊艦艇部隊,並題詞:“苦學苦練,堅我東海長城”、“船堅炮利,固我海防”。 
  6月10日 觀看海軍郭興福式“尖子”分隊的表演,並作了指示。 
  8月至10月 先后觀看了信陽、北京比武區和防化兵、偵察兵、炮兵、工程兵、裝甲兵、海軍、空軍等“尖子”分隊的表演,並就貫徹毛澤東軍事思想、普及“尖子”經驗、狠抓基層訓練和加強各兵種訓練等問題作了指示。 
  10月7日 在長沙政治干部學校主持召開全軍院校政治工作會議。 
  11月上旬 在第十次全軍院校工作會議的總結大會上,就學習長沙政治干部學校的經驗,以及院校整風的方針、政策等問題作了講話。 
  11月25日 參觀全軍軍訓器材展覽會的工程兵展區。 
  11月28日 出席全軍軍訓工作會議,就軍事訓練的普及和勤儉練兵等問題作了講話。 
  12月8日 在南京觀看南京軍區參謀業務尖子部分項目的表演,並對參謀訓練工作作了重要指示。 
  12月20日至次年1月4日 出席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同時舉行的第四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常務委員。 
          
1965年 68歲 
  1月4日 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1月15日 聽取軍事科學院副院長宋時輪關於編寫戰役學問題的匯報,並作了指示。 
  5月17日 接見高等軍事學院基本系五班畢業學員並講話。 
  6月9日 視察空軍第四高級專科學校。 
  6月19日 出席全軍工程技術院校教學改革會議。 
  7月3日 在全軍院校政治教育改革會議上講話。 
  8月5日至20日 在大連主持召開全軍指揮院校教學改革會議。 
  8月24日 視察海洋島和大長山島的防務。 
  8月29日 視察海軍指揮學校和海軍工程學院。 
  8月30日 接見旅順基地各編隊負責人和戰役集訓隊全體人員。 
  9月 在上海出席全軍后勤醫院教學改革會議並講話。 
  9月11日、17日 聽取總參謀部軍訓部副部長張翼翔關於軍訓業務會議的情況匯報,並作指示。 
  10月25日 擔任孫中山誕辰100周年紀念籌備委員會副主任。 
  12月3日 作《紀念王杰同志》詩。 
          
1966年 69歲 
  1月8日 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 
  1月15日 出席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在會上就加強戰備和培養接班人等問題作了講話。 
  2月7日 同總政治部主任蕭華在廣州聽取廣州軍區副司令員溫玉成關於華南地區設防規劃的匯報,並就海南島、湛江、柳州等地設防問題作了重要指示。 
  2月24日 同代總參謀長楊成武視察上海地區的戰備工作,對上海地區的設防部署作了指示。 
  3月8日 同賀龍到廣州軍區醫院看望在“八六”海戰中負傷的戰斗英雄麥賢得,轉達毛澤東主席對他的關懷和問候。 
  5月23日 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秘書長,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 
  6月14日 向毛澤東、周恩來呈送《關於建立軍委常務會議問題的請示》。 
  6月21日 批准下發關於軍隊“文化大革命”的六條指示。 
  8月1日至14日 出席中國共產黨八屆十一中全會。14日,被補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8月9日 同劉伯承對部隊圍墾生產問題作了指示。 
  8月16日至23日 參加中央軍委常委擴大會議。會議對全軍軍以上機關和院校“文化大革命”問題作出了決定。 
  11月13日 出席在北京工人體育場召開的軍隊院校和文體單位來京人員大會(即“十萬人大會”),發表講話,對當時“文化大革命”中的錯誤做法提出批評。 
  11月 29日 出席在北京工人體育場召開的軍隊院校師生大會,再次講話,對打、砸、搶等錯誤行為提出嚴肅批評。 
          
1967年 70歲 
  1月 5日至2月 11日 參加接待應邀來華訪問的阿爾巴尼亞軍事代表團,並同代表團團長貝基爾?巴盧庫分別代表本國政府簽訂了若干軍援議定書。 
  1月19日至20日 在軍委碰頭會上,拍案斥責江青、康生、陳伯達等人打倒老干部和反黨亂軍的罪行,以致右手第五掌骨遠端骨折。 
  1月28日 與徐向前、聶榮臻等一起擬定的《軍委八條命令》,經毛澤東批示后發全軍貫徹執行。 
  2月11日、16日 出席在中南海懷仁堂召開的政治局碰頭會,憤怒譴責康生、陳伯達、張春橋等人亂黨、亂政、亂軍的罪惡行徑。 
  2月17日 簽發《關於文藝團體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規定》的電報,嚴格制止一些“造反派”到各大軍區打砸搶、擾亂部隊正常秩序的錯誤行為,並要求各單位限期把他們送回北京。 
  2月21日 主持擬定並頒布了《中共中央軍委關於軍以上領導機關文化大革命的幾項規定》(即“七項規定”)。 
  2月25日至3月18日 中央多次開會,同譚震林、陳毅、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聶榮臻(即“三老四帥”)等被冠以“二月逆流”的罪名,遭江青、康生、陳伯達、謝富治等人圍攻批斗。 
  3月30日 出席第二炮兵黨委擴大會議,並在會上講話。 
  5月 25日至6月 3日 主持接待應邀訪華的巴基斯坦國防部長阿夫扎爾?拉赫曼?汗中將,並和拉赫曼?汗分別代表本國政府簽定了軍援協議。 
  7月8日 參加援越高炮部隊作戰經驗介紹會,就國防工業建設等問題作了講話。 
  12月1日 和徐向前聽取工程兵司令員陳士榘關於北線設防問題的匯報,並作重要指示。 
  12月4日 接見來京的軍隊轉業干部代表,傳達周恩來總理對轉業干部的四條指示。 
          
1968年 71歲 
  3月 林彪、江青制造所謂“楊(成武)、余(立金)、傅(崇碧)事件”,誣陷聶榮臻、葉劍英等元帥是“黑后台”。葉劍英繼續保護老干部,堅持抗爭。 
  7月1日 出席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47周年文藝晚會。 
  10月13日至31日 出席中國共產黨八屆十二中全會。 
  11月 被打成“二月逆流黑干將”,下放工廠勞動。 
           
1969年 72歲 
  3月 受毛澤東、周恩來委托,與劉伯承、陳毅、徐向前、聶榮臻等共同研究國際形勢,討論珍寶島自衛反擊作戰問題,並整理成《從世界的森林看一棵珍寶島樹》的報告。29日,呈送毛澤東。 
  4月1日至24日 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 
  4月28日 出席中國共產黨九屆一中全會。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同日,經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 
  6月至7月 受毛澤東、周恩來委托,在陳毅主持下,與徐向前、聶榮臻一起研討國際形勢和戰略問題,並作多次發言,提出盡快打開中美之間的僵持局面,恢復中美會談,為中央制定有關中美關系的戰略決策作出重大貢獻。 
  8月1日 出席國防部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42周年招待會。 
  9月4日 和周恩來率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前往越南河內,吊唁越南勞動黨主席胡志明逝世。 
  10月 奉命緊急“戰備疏散”,到達湖南長沙。后輾轉到湘潭、岳陽等地,在林彪一伙的冷遇、迫害下,飽受“流放”之苦。

 

葉劍英大事年表

(1897年──1919年)(1920年——1929年)(1930年——1939年)(1940年——1949年)
(1950年——1959年)(1960年——1969年)(1970年——1979年)(1980年——1986年)

   
 
來源:zzzzzz (責編:蔣榮華)

[打印正文]  [給編輯寫信]  [E-mail推薦]
留 言 區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人民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人民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人民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4.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或人民日報網絡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戶名:
密  碼:
        到強國社區注冊
     
 

鏡像:日本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