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出海 拥抱世界——中国企业“走出去”十年之路--十八大专题报道--人民网
人民网

扬帆出海 拥抱世界——中国企业“走出去”十年之路

2012年11月07日20:39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字号

  趋势:潮起潮升 引领超越

  今年9月,世界电影之都美国洛杉矶。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此宣布:“我们很高兴完成对AMC的并购,这是万达国际化的新篇章。”31亿美元并入美国第二大院线,万达就此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这是迄今中国民营企业,也是中国文化产业进行的最大规模海外并购。

  举目前瞻,中国企业更大规模“走出去”的动能已具,趋势渐显。

  “今后20年还将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黄金期,”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这样预判。

  ——走出去的层次将继续沿“价值链”上升,沿“产业链”下放。

  美国传统基金会资深研究员史剑道认为,以往许多中国企业走出去重点指向资源和基础产业,今后中国企业在注重实体经济的同时,会更多涉足价值链的高端。

  在英国伦敦,中投公司已成为新金融城开发商母公司的第三大股东,多家中资银行落户英国央行周边。在美国好莱坞,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与梦工厂今年8月开始携手。美国电影行业资深评论人兰德里斯这样写道,中国企业开始步入国际创意产业前沿。

  ——走出去主体将由“国家队”主导逐步转向“民企团”领军。

  分析人士表示,过去十年,“中字头”的企业领衔走出去,择机走进去,奋力走上去。未来十年,民营企业更有可能成为续写“走出去”大篇章的主笔人。

  联想、海尔、华为、中兴、万达……在它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民营企业准备搭乘中国资本出海之舟,实现开拓新业务的梦想。

  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政府投资固然重要,民间投资将更有作为。

  ——“走出去”东道国对中国企业的态度会随时间呈现转变。

  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继续扩容,“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在东道国遇到障碍会增加,摩擦会变多,不过,它们对中国企业的态度也在悄然改变。

  “博精深”和“董杰睦”,如果不经介绍,很难想到这是美国堪萨斯州和威斯康星州的两位州长。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美国数十位州长和市长率团来华大力招商引资,在他们的名片上,都印有中文名字。

  在曾经把中国视为“价值洼地”的欧洲,许多地方转而成为中国企业家眼中的“价值洼地”。“中国企业越来越旺盛的海外投资冲动和欧洲的资金饥渴一拍即合,”私募投资人史欣告诉记者。

  ——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之舟,将更多地承载中国理念与中国经验。

  从海尔的张瑞敏、联想的柳传志,到万达的王健林,越来越多“出海”的中国企业家走上美国哈佛商学院等国际一流的商业思想讲坛。

  越来越多投资欧洲的中国企业将从“用市场换技术”的被动合作者转变为引导企业发展方向的“领路人”。

  走进非洲的中国企业开创出国际援助的一种新模式。无论是联合国,还是世界银行,许多国际组织都在积极研究中国的经验。

  英国《金融时报》在一篇文章中强调,在新的全球化经济中,中国企业将不再只是“追随者”和“融入者”,而将越来越多地成为“引领者”。

  十年回望,全球经济与商业格局犹如巨洋,风卷云腾,波涌难平。而中国经济已渐升渐起,成为激浪强流。在这洋流之上踏浪逐潮的,正是扬帆出海、栉风沐雨的中国企业。

  “走出去”令世界刮目相看。在持续的机遇与挑战中,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将不断探索实践。

  展望未来,“走出去”的浪潮还将层层推进,推动中国与世界驶往发展共赢的新征程。(记者刘丽娜、谢鹏、金旼旼、刘春燕、康逸)


相关专题

分享到:
(责编:吴斌(实习)、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