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珠三角率先建成生態城市群--十八大專題報道--人民網
人民網

堅持綠色發展,先行先試描繪美麗藍圖

2020年珠三角率先建成生態城市群

2012年11月16日13:57    來源:南方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字號

制度之變:建立生態文明長效機制

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要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經過多年實踐,一系列創新機制也為我省綠色發展提供源源不斷動力。

9月11日,廣東省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正式啟動,廣東成為全國第一個啟動碳交易試點的省份。當日,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揭牌,並且做了第一單“生意”:廣東省內四家水泥企業以6799萬元認購了13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權配額,為中國基於碳排放總量控制下的首宗配額交易。

碳排放交易邁出了第一步,與之近似的排污權交易也進入了決策者的議程。

去年,省環保廳起草了《關於在我省開展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並正加緊與國家即將出台的相關《指導意見》相銜接,計劃率先通過地方性立法,為環境保護的綜合應用提供堅實的法制保障。近年來,僅省環境保護廳,就提出了綠色稅收、環境收費、生態補償、綠色信貸、綠色保險、排污權交易和綠色貿易等7項政策,有力地通過環境經濟政策推動發展轉型。

2009年省政府頒布實施了《珠江三角洲環境保護一體化規劃》,成立了珠江三角洲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建立珠三角環保一體化規劃專責工作組機制,在全國率先通過立法建立了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治機制和跨行政區河流交接斷面水質保護機制。

經過5年來各市統一步伐、協同鐵腕治污,東江毒瘤“淡水河石馬河”告別黑臭,延綿13個地市的珠江基本濯清,空氣質量優良率穩步提升……區域聯防聯控取得良好效果。

建設生態文明的可持續發展觀,還通過各項考核制度的創新,植入到我省各級干部的執政理念。一方面,將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納入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落實科學發展觀考評體系。另一方面,對重點生態功能區不再唯GDP為評價標准,而是生態保護得越好、財政獎勵越多,省財政對重點生態功能區的補償與其生態保護成效挂鉤。

按照國家的要求,我省“十二五”節能任務是單位GDP能耗下降18%,比“十一五”期間高2個百分點﹔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0%。在存量下降,前期削減力度大的情況下,到2015年,廣東省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削減12.0%、13.3%、14.8%和16.9%。到2015年,廣東將力爭全省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35%左右﹔到2020年,力爭全省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5%以上。而在此期間,按照廣東“十二五”規劃,全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以上,到2015年約6.7萬億元。

壓力當前,但廣東建設生態文明的道路將繼續堅定前行。順應經濟發展規律,科學規劃布局,加快轉型升級,探索市場機制……廣東再次以新一輪經濟發展探路者的角色,在南粵大地上展開一幅中國綠色發展、生態文明、美麗廣東的幸福美卷。(記者 謝慶裕 通訊員 鐘奇振 策劃統籌 張波)


相關專題

分享到:
(責編:李偉(實習)、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