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創更加幸福美好的未來——經濟界人士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大專題報道--人民網
人民網

共創更加幸福美好的未來——經濟界人士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

2012年11月16日10:41    來源:經濟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字號

推進城鎮化擴大內需

□賈華強

我國城鎮化蘊含著巨大的內需空間。城鎮化不僅可以擴大投資,而且能夠促進消費,對擴大內需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黨的十八大報告把城鎮化作為“四化”重要內容,提出必須以改善需求結構、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城鎮化為重點,著力解決制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大結構性問題。這非常重要。

城鎮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趨勢。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國城鎮化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在這個歷史階段,應以加快城鎮化為依托,調整優化城鄉和區域結構,擴大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現在,我國城鎮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超過50%。但總的來看,我國城鎮化依然明顯滯后,未來城鎮化發展空間還很大。據有關部門預測,一方面,城鎮化可以有效擴大城市消費群體,增加居民消費﹔另一方面,城鎮化還可以有力拉動投資需求。城鎮人口的增加,可以帶來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房地產開發等多方面投資需求。從更長遠的角度觀察,全球市場需求相對短缺,由城鎮化帶來的國內市場擴大,不僅對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其產生的巨大需求有可能成為我國與主要發達國家互利合作的重要條件。

還要看到,城鎮化和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是相互促進的,應當統籌推進。沒有農業和農村的發展,城鎮的繁榮與發展就沒有基礎和保障。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增強農村發展活力,逐步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繁榮”,落實好這一精神應處理好城鄉發展一體化與城鎮化的關系。要加快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著力在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推進一體化。

(作者系中央黨校經濟學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導師)

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

□胡遲

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是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關鍵所在。制造業要加快轉型升級步伐,不斷提升發展質量與效益,有效支撐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實行更加有利於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健康發展,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國際國內的有利環境促使我國制造業實現了快速的發展。制造業作為工業的主要部分仍將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

當前,市場、成本與資源條件的變化,使我國制造業進入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我國制造業應抓住機遇,一方面,要充分發揮信息化的支撐作用,提升整合全球資源的能力。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制造業的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我國制造業必須不斷提升整合和運作全球資源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把握技術進步與創新的方向,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成長。當今技術發展的重要趨勢是技術的融合趨勢與協同創新,制造業的自主創新必須建立多項技術協同創新的新機制。對制造業而言,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它能夠引導傳統制造業的改造,提升制造業的整體發展水平與質量,並為制造業的未來發展給出新的技術路徑與運營模式。因此,未來應當選擇恰當的技術路線、經營路線與政策路線來培育、引導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作者系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


相關專題

分享到:
(責編:楊麗娜(實習)、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