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學習路上

習近平講述8則青春故事:一股激情、一種志向

2015年07月28日08:1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學習路上按】青年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出席青年活動,與青年談心,給青年回信。在多個場合中,習近平總書記也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故事。

從插隊時期一邊放羊一邊背字典,到知青時期帶領梁家河村民修建沼氣,到擔任正定縣委書記期間騎著自行車下鄉了解情況,習近平總書記生動講述了自己的人生成長故事,勉勵青年成長成才。在今年1月同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時,習近平深情回憶:“我當年到了正定,看到老百姓生活比較貧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比較落后的情形,心裡很著急,的確有一股激情、一種志向,想盡快改變這種面貌。”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為此,學習路上梳理了8則故事,以饗讀者。

相關閱讀:習近平演講中提到的17個小故事:國之交在於民相親

           聆聽習近平講過的11個故事:如何當一名好干部

CHINA-LEADERSHIP-XI JINPING-FILES (CN)

1983年,時任河北正定縣委書記的習近平(前排居中),臨時在大街上擺桌子聽取老百姓意見。來源:新華網

故事一:擔任河北正定縣委書記 經常騎車下鄉

談到自己當年在河北省正定縣的工作經歷,習近平說:“我當年到了正定,看到老百姓生活比較貧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比較落后的情形,心裡很著急,的確有一股激情、一種志向,想盡快改變這種面貌。”

他強調,干事創業一定要樹立正確政績觀,要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要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做工作自覺從人民利益出發,決不能為了樹立個人形象,搞華而不實、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

“我在正定時經常騎著自行車下鄉,從滹沱河北岸到滹沱河以南的公社去,每次騎到滹沱河沙灘就得扛著自行車走。雖然辛苦一點,但確實摸清了情況,同基層干部和老百姓拉近了距離、增進了感情……”【詳細】

——2015年1月,習近平同中央黨校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

CHINA-LEADERSHIP-XI JINPING-FILES (CN)

1983年,在河北正定辦公室裡的習近平。來源:新華網

故事二:談縣委書記經歷 內在有激情 但要從容不迫

習近平說,古人講“郡縣治,天下安”,歷史上很多名人志士如鄭板橋等,從政都是從縣一級起步的。他本人30多年前當縣委書記的時候,因為年輕想辦好事,老熬夜,經常是通宵達旦地干,因而差不多一個月得大病一場。后來,他感覺到,“這樣不行,這麼干也長不了”,才開始慢慢擺順心態。

習近平和在座的縣委書記們分享了他當年頗有心得的一句話:“你手裡攥著千頭萬緒,攥著一千個線頭,但是一個針眼一次隻能穿過一條線”。他說這句話讓他想明白了,此后自己一天就工作到晚上12點,“然后就不做了,睡大覺,第二天重新來過”。他提醒干部們,“內在有激情,但是還要從容不迫”。【詳細】

——2015年1月,習近平同中央黨校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

2014年3月17日,習近平參觀焦裕祿同志紀念館。新華社記者 丁林攝

故事三:回憶少年時對焦裕祿的敬佩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報》刊登了穆青等同志的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我當時上初中一年級,政治課老師在念這篇通訊的過程中多次泣不成聲。特別是念到焦裕祿同志肝癌晚期仍堅持工作,用一根棍子頂著肝部,藤椅右邊被頂出一個大窟窿時,我受到深深震撼……

我們這一代人都深受焦裕祿精神的影響,是在焦裕祿事跡教育下成長的。我后來無論是上山下鄉、上大學、參軍入伍,還是做領導工作,焦裕祿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詳細】

——2014年3月,習近平在河南蘭考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姚茜、崔小粟)
相關專題
· 學習路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