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學習路上

習近平反腐論述裡引用的古典名句:違紀篇【6】

2015年06月11日13:4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蠹眾而木折,隙大而牆壞”

■ 原文

我們要牢記“蠹眾而木折,隙大而牆壞”的道理,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懲。要嚴格依紀依法查處各類腐敗案件,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既堅決查處大案要案,嚴肅查辦發生在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中的濫用職權、貪污賄賂、腐化墮落、失職瀆職案件,又要著力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嚴肅查處損害群眾利益的各類案件,切實維護人民合法權益,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3年4月19日)

■ 典出

夫廢法度而好私議,則奸臣鬻權以約祿,秩官之吏隱下而漁民。諺曰“蠹眾而木析,隙大而牆壞。”故大臣爭於私而不顧其民,則下離上。下離上者國之“隙”也。秩官之吏隱下以漁百姓,此民之“蠹”也。故有“隙”、“蠹”而不亡者,天下鮮矣。是故明王任法去私,而國無“隙”、“蠹”矣。

——戰國·衛·商鞅《商君子·修權》

■ 釋義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蛀虫多了,木頭就要折斷﹔縫隙大了,牆就要倒塌。比喻為害的因素多了,必定造成災禍。如果錯誤不及時糾正,則會釀成禍害。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的。現實生活中的腐敗現象,恰似竊食官倉之碩鼠,噬蝕梁木之蠹虫。腐敗的關鍵是第一次的“關口”未把持住。面臨權、錢、色等各種誘惑和考驗,意志薄弱者,往往以“難辭情面”、“無礙大節”為藉口而坦然納之,而一旦打開貪欲的閥門,第一次底線被突破,就會無一例外的走上不歸之路。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李源、姚奕)
相關專題
· 學習路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