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學習路上”年終系列特稿

解析“習近平執政風格”之一:直面問題的強烈憂患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記者 高雷

2014年12月29日07:5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學習路上”大型網絡數據庫 點擊進入

【學習路上按】2012年11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上任以來,用其個性鮮明的領導風格及特點,贏得民心,獲得點贊。“習式”語言,“習式”風格,催生“習式”力量。從深得民心的鐵腕反腐,到無可動搖的力推改革,再到凸顯“大國范”的外交布局,這兩年,習近平“紅”遍九州,“火”遍國內外。

時至歲末,“學習路上”從兩年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中提煉、總結出習近平的6個執政特點,通過6篇特稿呈獻給讀者。個個精彩,篇篇解渴。

今天是系列特稿第一篇,關鍵詞:直面問題 憂患意識

直面問題:不回避、不掩蓋

“我們自豪而不自滿,決不會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兩年前的新一屆常委見面會,習近平初登舞台,就直面問題,毫不避諱,“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著許多嚴峻挑戰,黨內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是一些黨員干部中發生的貪污腐敗、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必須下大氣力解決。全黨必須警醒起來。”

習近平的系列重要講話中,貫穿著強烈的問題意識、鮮明的問題導向,體現了共產黨人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展現了馬克思主義者的堅定信仰和責任擔當。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就《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向全會作說明時指出,我們強調,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關鍵問題進一步研究思考,著力推動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可以說,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35年來,我們用改革的辦法解決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一系列問題。同時,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會產生,制度總是需要不斷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

執政以來,習近平面對各個領域存在的問題,從不避諱,從不掩蓋。

——反腐倡廉。2013年1月22日,習近平在中紀委第二次全會上指出,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仍然易發多發,一些重大違紀違法案件影響惡劣,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人民群眾還有許多不滿意的地方。

——從嚴治黨。2014年10月8日,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指出,我們國家要出問題主要出在共產黨內,我們黨要出問題主要出在干部身上。黨培養一個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是很不容易的。這些年,一些干部包括一些相當高層次的領導干部因違犯黨紀國法落馬,我們很痛心。我們中央的同志說起這些事都很痛心,都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

——國家安全。2014年4月25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必須清醒地看到,新形勢下我國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面臨的威脅和挑戰增多,特別是各種威脅和挑戰聯動效應明顯。

——國內經濟。2013年9月5日,習近平在俄羅斯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時指出,中國經濟基本面良好,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6%。中國也面臨著地方政府債務、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等問題。這些問題處於可控范圍之內,我們正在採取措施解決。

——住房保障。2013年10月29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經過長期努力,我國住房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同時,我們也要看到,解決群眾住房問題是一項長期任務,還存在著住房困難家庭的基本需求尚未根本解決、保障性住房總體不足、住房資源配置不合理不平衡等問題。

——北京霧霾。2014年11月,習近平在北京舉辦的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致辭是談到,這幾天,我每天早晨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北京的空氣質量如何,希望霧霾小一些,以便讓各位遠方的客人到北京時感到舒適一點。我們正在全力進行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我希望,北京乃至全中國都能夠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

……

強烈憂患:憂黨憂國憂民

憂患意識是一種危機感、責任感、使命感,是中華民族的生存智慧,是促進國家進步、民族振興的催化劑和動力源。

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強烈的憂患意識。

談黨建,“我們共產黨人的憂患意識,就是憂黨、憂國、憂民意識,這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擔當。” 今年6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體學習上,習近平指出,要深刻認識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的長期性和復雜性,深刻認識黨面臨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的尖銳性和嚴峻性,深刻認識增強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

10月8日,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強調,歷史使命越光榮,奮斗目標越宏偉,執政環境越復雜,我們就越要增強憂患意識,越要從嚴治黨,使我們黨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談經濟,“既要堅定必勝信心,又要增強憂患意識”。2012年12月9日,剛剛履新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把廣東作為其離京調研的第一站,在當地召開經濟工作座談會時,他強調,面對錯綜復雜、快速變化的形勢,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既要充分肯定今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看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基本面長期趨好的態勢,也要看到國際國內各種不利因素的長期性、復雜性、曲折性,不回避矛盾,不掩蓋問題,從壞處准備,爭取最好的結果,牢牢把握主動權。

談國家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今年4月15日,習近平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強調,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治黨治國必須始終堅持的一個重大原則。

談邊海防,“強化憂患意識、使命意識、大局意識”。6月27日,習近平在第五次全國邊海防工作會議上強調,邊海防戰線的全體同志要強化憂患意識、使命意識、大局意識,勇於作為,敢於擔當,努力建設強大穩固的現代邊海防。

談文化,“憂患著人民的憂患”。10月15日,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不能否認,在文藝創作方面,也存在著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存在著抄襲模仿、千篇一律的問題,存在著機械化生產、快餐式消費的問題。

談外事,“五個充分估計”。11月28日至29日習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充分估計國際格局發展演變的復雜性,充分估計世界經濟調整的曲折性,充分估計國際矛盾和斗爭的尖銳性,充分估計國際秩序之爭的長期性,充分估計我國周邊環境中的不確定性。

……

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是我們黨成功應對國際國內各種風險考驗的重要保証。凡是有底線思維,常懷憂患之心,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更穩重,更清醒,更自信的表現,凡事有備才能無患。

借古警今:牢記“決不當李自成”警示

早在兩千多年前,孟子就講過這樣的一個道理:“人恆過,然后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后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后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2013年12月26日,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就引用《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告誡全黨要有憂患意識。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出一山攔。”在地方工作時,習近平常引用南宋詩人楊萬裡這首詩,提醒自己“常懷憂患之思”。

此外,習近平還在多個場合,引用前人的故事、名句,借古警今,語重心長。

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還告誡黨員干部,全黨要牢記毛澤東同志提出的“我們決不當李自成”的深刻警示,牢記“兩個務必”,牢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古訓,著力解決好“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性課題,增強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自覺,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增強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當年黨中央離開西柏坡時,毛澤東同志說是‘進京趕考’。60多年過去了,我們取得了巨大進步,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富起來了,但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問題依然嚴峻復雜,應該說,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 201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革命聖地西柏坡,在同縣鄉村干部和群眾座談時談到。

“奢糜之始,危亡之漸。”習近平用“亡黨亡國”來警示腐敗問題的巨大危險。今年10月8日召開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習近平引用《道德經》中的名句“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告誡全黨要增強憂患意識,立於不敗。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高雷、程宏毅)
相關專題
· 學習路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