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拍照式扶贫”的戏码不应再演

士心

2016年01月19日09:3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昨天,一则关于扶贫的媒体报道,看了让人心冷:孝感大悟县宣化店镇一所中学,让全校183名寄宿贫困生挨个拿着一沓钱拍照,还被要求面露笑容。拍照之后,钱却都被收走了。原来那沓钱只是“道具”。学生感觉心理很受伤,家长得知后反映给媒体。在媒体追问下,学校辩称是怕学生把钱弄丢了,准备随后通知家长领钱。

这是一笔什么钱?按照国家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住宿生中的贫困生,财政每年都会发补助金。如果按学校说法,先让学生拍照再请家长领钱,家长们应该每年都会领取一笔补助。但家长们表示,从来没有领到过这笔钱,反而时常向家长要钱。对此,学校再次试图自圆其说:钱都已经冲抵了学生的伙食费。然而媒体又扒出:湖北省早在2014年就已出台规定,明确要求该项补贴必须以现金或银行存折(卡)的形式,分学期一次性足额发放给学生本人或其监护人,不得以食堂卡或餐票等形式发放。显然该中学是明知故犯,让学生持钱拍照,就是要制造“发放给学生本人”的假象,好对上交差,预制违规被查的挡箭牌。

退一步说,即使不违反规定,明明钱到不了学生手里,还让学生持钱拍照,挤出笑容,帮着学校弄虚作假,这是一种什么教育导向?再退一步说,即使这笔钱当场发给贫困学生了,有必要将他们一一拍照“示众”吗?毕竟在大多数人看来,即便拿到补助,家庭贫困本身至少不算是什么令人兴奋的事情。校方这样做,有没有考虑过孩子们的感受和自尊心?

一直以来在许多扶贫救助活动中总有种顽疾:“拍照式扶贫”。比如领导到基层送温暖,企业入校园搞慈善等所谓济贫扶困行动,组织者每每都要让受助对象或一一亮相,或列成一队,如罪犯自亮犯罪证据一般,手中或赤裸裸地拿着钱币,甚或抱着面袋等物,供人拍照、摄像,刊发到报纸、电台或互联网上。

这样做真的好吗?要知道,贫困需要救助的人,多数比较内向、敏感,内心更加脆弱,自尊心比平常人更强。你非要他以贫穷窘困的面貌,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他虽然得到了一点点资助,但内心肯定是崩溃的。成人如此,孩子们心智尚未成熟,这样做,精神伤害更大。

习总书记说过:扶贫先要扶志。这里的“扶志”,其中就蕴含着保护受助者自尊的涵义。尤其对于正处在成长期的青少年,让他们在学校中体会到不论贫富、人人平等的观念更加重要。甄别贫困程度、确定受助对象、领取贫困补贴等,都应是家长的事情,不应让孩子经手,更不能逼孩子持着“道具”拍假照。而且补贴发到位以后,学校和家长都有责任让孩子们懂得,政府发补贴没有歧视谁的意思,而是看好每个孩子都有同样的成长性。虽然有的暂时家庭相对贫困,但有政府补助所形成的相同教育条件做保证,只要认真努力,每个人都能成为对国家有用之才,不让受资助的孩子产生自卑心理,甚或自暴自弃。

对成年人的扶贫与救助也是一样。任何扶贫救助工作,都应是一个目标准确、程序科学、监督完善的甄别、发放、评估效果的过程,而不是随便拉几个人持币抱物拍照了事的大呼隆。确实需要互动,可以多一些双方共同行动改变贫穷的场景,避免出现“我赐你受”、消极的“拍照式扶贫”。要研究怎样既能满足贫困者基本生存需要,又保护他们的自尊并培养自强自立意识,让每一次扶贫济困,都充满分享爱心、散播平等、促进友爱的正能量。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士心热评”专栏:

 

网评精粹:


李克强“不靠审批靠监管”说给谁听?

杜绝公款“理财”,须打破背后的监管困境

严实为准,对标“三好”做好换届工作

引领干部做五大发展理念的行动派

防止“带病提拔”须严堵“三大漏洞”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相关专题
· 作者文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