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学学总理“三重身份”的无缝切换

茶 疆

2015年09月28日14:0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李克强总理在河南许昌长葛考察高标准农田时,时而是熟稔种庄稼的“老把式”,时而是精通技术的“农科专家”,时而又是关心农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大国总理。(9月27日 人民网)

“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一句俗语,同样,对于领导干部而言,不囿于“官员”身份,“讲得了政策,融得进群众”,才能备受群众称道。事实上,“身份”能上能下体现的不只是领导干部个人的德才素养,业务掌握精、民情摸得清是为一面,但能否讲老百姓想听且听得懂的话,考验的则是学以致用的真本领。

“看这种植的密度,你这一亩地的产量,应该是1200到1300斤吧?”站在雨后泥泞的田头,李克强指着眼前大片待收的玉米询问道,67岁的老农张炳彦听后连连点头。实践出真知,总理之所以能够“一眼看穿亩产量”,靠的正是对一线实情了然于胸。自身学得透,他人夺不走,是打铁本身硬的基本前提,对于地方领导干部而言,下得了基层是工作所必需,但懂得了基层则是必需之外的厚积薄发,“你这一亩地的产量,应该是1200到1300斤吧?”看似芝麻小问题,却能于细微处见功夫。并非苛求人人都是“全才”,但就服务群众而言,肯学习、肯钻研又怎会技多压身?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总理连连发问:“一亩地要播几斤种子?植株密度呢?一亩多少株?”恰恰问进了农民心里,低投高产,是农民最为期盼的“红利”。化身“农科专家”的总理在介绍新品种时头头是道,“把每亩的植株密度降到3000株以下。植株少一点、棒子多一点,这样日照吸收更好,生产效率也会更高。”兴许,在群众看来,身为总理能够在百忙中深入田间地头问其一二,实属不易。而精准发问的关心,更显出心中有民的“含金量”。不可否认,略知一二仍然是部分领导干部的“短板”所在,“官腔套话”只会扯远干群间距,唯有打破大水漫灌式的“敷衍”,谋实招、出主意,在群众身边才能站得住、心不虚。

当然,既要低头知晓“田间事”,更要抬头决策有筹谋。总理问罢生产情况,转而说到“要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以小见大”是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理性和清醒”,不可为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更不能在一个问题上“扣死理”。有别于他人的是,领导干部作为一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拥有细处着手的公仆本真,大处着眼的领导谋略,才能下好发展这盘大旗。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务必谨记,“多重身份”不是累赘,而是责任与担当;身份“无缝切换”不是走秀,而是顺应民之所需。

网评精粹:


让清风涤荡节日“腐利”

“过节保廉洁”是道严峻考题

学学总理“三重身份”的无缝切换

防止“好同志”变“阶下囚”要勤体检

干部“不中枪”须心敞亮手干净脚站稳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