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萱
中纪委书记王岐山日前在福建调研时强调,要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必须改变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的状况。(9月27日人民网)
王岐山同志此次阐明的从严治党思路,不仅是对我们党“抓早抓小、有病就治”管党新要求的再次强化,更是对“纪在法前”的又一次深刻诠释。现实中,领导干部“没有问题就完美无瑕,出了问题就锒铛入狱”这一“跳楼式”腐败怪象频频发生,老百姓称之为“养肥了再杀”,其腐败轨迹与健康肌体“患癌”而终结生命的过程别无两样。
当代医学研究证实,肌体正常细胞变异为癌细胞,再形成癌症,是一个长期渐进的多步骤、分阶段的发病过程。只要勤“体检”,尽早发现癌症苗头,及时采取有效手段,癌症完全可以预防和治疗。
历览李真、倪发科等落马官员的人生轨迹,我们有理由相信,从他们走上基层岗位的那天起,没有一个人的理想是成为贪官。然而,他们看似旺盛的“政治生命”最后却都结束于“违法犯罪”这一“为政‘肿瘤’”的刀下,令人唏嘘不已。
倪发科、李真等落马贪官们曾在组织调查时,将自己走上“不归路”的主因归结为组织没有早提醒或早处理,从而抱怨组织。他们不念组织栽培、却怨组织管理不严的这种“恩将仇报”做法,看似可笑、可悲、可耻,但透过他们的腐败轨迹,让我们也从中看到了我们在管党治党方面的一些不足。官员一出问题就是“阶下囚”现象,其根子就在于平时管理失控、监督缺位、执纪不严。说白了,就是“体检”不勤,导致“小问题”积成“大毛病”,最后落入病入膏肓、万劫不复的深渊。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对违反党规党纪的行为必须严肃处理,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必须抓早抓小,防止小错酿成大错、违纪走向违法。”笔者认为,要防止“好同志”癌变成“阶下囚”,在现实操作层面,关键要做好“党性体检”。
要常做“脑ct”,把牢思想“总开关”。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心如明镜台”,必须“时时勤拂拭”,要坚持从善如流、闻过则喜,发挥干部和群众的“脑ct”作用,常照常查思想认识上的“小问题”、“小病灶”,把一切“非分之想”消灭在萌芽状态,切实把牢思想“总开关”。
要勤做“血常规”,常打言行举止“消炎针”。血液指标能够清晰反映一个人身体健康的好坏。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过正常的组织生活,就是做一次“血常规”检测,要勇于开展自我批评,敢于批评他人,及时改正不足。唯此,方能发现自己的小毛病,及时“消炎”,防止病情进一步蔓延。
要勤做“大排查”,用好组织处理“手术刀”。我们党有着完备的组织体系和法规体系,然而,在作用发挥上,有的形同“稻草人”。比如,组织部门往往只在考察时对干部进行了解和研判,但对已提拔的干部在日常工作却疏于监督。因此,要真正把监督管理功夫下在平时,多一些“拉网式”、“密集式”、“地毯式”排查,发现问题,及时用好组织处理的“手术刀”,该约谈的约谈,该调整的调整,防止“病情”恶化。
防止“好同志”癌变为“阶下囚”要勤“体检”,不仅仅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的义务和责任,更重要的是各级党组织在执行党的规矩和纪律上要常常“体检”。唯如此,我们的领导干部才会倍加爱护政治生命,我们的党才会健壮有力、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