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光明日报:从历史的中国深入认识现实的中国

2014年06月18日09:25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从历史的中国深入认识现实的中国

从中国历史形成的传统社会层级结构深入认识中国改革

许多人认为,中国存在的问题是由体制产生的,是体制性问题。但进一步追问就会发现:体制是由结构决定的,许多问题都是由结构产生的,是结构性问题。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注重文化观念变革;后来,进一步深入到体制改革,这是一种进步。然而问题是:许多问题通过体制改革依然未能解决,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未能认识到“社会结构”这一更为深层、更为根本的问题。其实,体制改革遇到种种阻力,存在的许多问题难以真正解决,在根本上源于在中国历史上形成的传统社会层级结构及其权力运作体制。这种社会层级结构的根本特征是:权力至上有余而能力建设不足;自上而下有余自下而上不足;逐级管制有余而公共服务不足;权力缺乏制约有余而对权力制衡不足;人治有余而法治不足。显然,这种社会层级结构是产生中国很多问题的“根”。

由此,当今中国必须进行改革,应把体制改革深入到结构性改革:一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改造传统的社会层级结构及其权力运作体制,从市场经济、社会组织、服务型政府三方面同步进行改革;二是按照三方面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基本要求进行改革;三是以实现三方面相辅相成为目的的改革。这种结构性改革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发展进程。由此,我们应在市场经济、社会组织和服务型政府的结构框架内思考和处理问题。传统管制型政府是无限政府、万能政府,由此形成了一切由政府挂帅和政府支配一切的一元主导性思维,这种思维往往不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框架内思考问题。这种思维在政府决策正确的情况下,可以组织一切资源和力量干大事。然而,一旦决策失误,就会造成巨大灾难。

市场经济、社会组织、服务型政府这一新型社会结构的出现,使我们党日益注重在市场经济、社会组织和服务型政府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思维框架内思考问题。如在市场经济和社会组织的影响下,我们党提出要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基于市场经济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消极影响,基于管制型政府所产生的种种矛盾,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于政府职能的逐渐转变和社会组织的逐渐培育,我们党提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于社会结构转型,我们党提出要积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程宏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