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菜根淡中有味,守清廉梦里不惊。”这是父亲对儿子的寄语;“公家的钱不能动,平安就是最大的福。”这是妻子对丈夫的嘱托;“不求您发财,只求您平安。”这是女儿对父亲的期盼……走进郑州市各级机关,几乎在每个党员干部办公室最醒目的地方,都悬挂着一句句这样的亲情寄语。(7月14日新华网)
这些寄语都有不同的特色,可见动了不少的脑筋,其意很清楚,不要贪要清廉,但是办公室是办公的场所,在最醒目的地方挂上这么些寄语,像似寄语比赛,显得不伦不类不严谨。
亲人寄语只是站在家庭和亲人的角度,只求自己人不要出事,说透一点,就是对家庭负责,不要为此影响到个人和家庭。而作为官员来说,其的廉政远不仅是对家庭负责,更应对国家和人民负责,光为了家庭和亲人而廉政还不行,还应在更广泛的范围廉政为民。在此如果说贴上更有针对性的寄语,如:廉洁自律绷紧弦,拒腐防变勿思贪;手莫长,心莫贪,尽职尽责做好官;慎言慎行一身正气,清正廉洁两袖清风;更显得高雅。
现实中廉政警示的形式有不少,如:组织官员或者亲属到监狱,听贪官们的“忏悔言”;利用贪官收缴的赃物进行教育;有的甚至还做起了“廉洁自律保健操”;当然,这些教育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警示意义,但是形式上的教育毕竟有限,如有的省交通厅连续四任厅长前赴后继落马,最直接的前车之鉴都不畏怕,其它形式更不在话下。
有关反腐倡廉的法律法规,触犯了哪一条将导致什么样的后果谁都清楚。可是一些官员就是不把铁纪铁规放在心上,有的自以为手段高明,从地上到地下,从公开到半公开,进行贪污受贿等违法活动。不仅如此,有的亲属也参与其中,从幕后走到前台,成为腐败的帮手,此种贪得无厌的利益驱使,即使是寄语、警言也只能是当作耳边风。
抓好廉政教育不在于形式,更在于动真来硬,防微杜渐,对症下药,从小事抓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手软,不讲情面,“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此种警诫效果远比形式上的提醒强得多。
亲人寄语其站的角度不同,更多的是温情,缺乏威严,而将此贴在办公室里,更多的是吸引人的眼球,让人感到作秀,尤其是与办公室热情为公众服务的氛围似乎不融洽,此种亲人寄语防腐反腐作用非常有限。
|